中国教育史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2 0:3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答: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主要体现如下一些方面:(1)教育作用:(2)有教无类:(3)教育目标:(4)教育内容:(5)道德教育原则方法:(6)教学原则方法:(就以上几点需要展开论述)。

2、试述孔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育理论;首倡启发式教育,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特长,造就各类人才;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要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了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6、试述“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的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5、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

a、培养目标不同。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中国教育史重点

一、基础知识

1、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原始宗教、原始艺术、体格军事训练。 3、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4、《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学、问、思、辩、行。 5、北宋“理学三先生”是指:胡瑗、孙复、石介。

6、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有: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擦、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7、《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分别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西周小学和大学的学程是: 7 年和 9 年。

9、宋元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二、名词解释

1、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 、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3、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特点是:a、缩短了学制年限。b、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c、取消对保人的制度。d、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

4、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的“西文”与“西艺”为主。

5、东林书院----明朝江南无锡城东南,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之所,后即在该地建书院,又称龟山书院。是当时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它形成一套完备的将会制度。

6、庚款兴学----又称退款兴学,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

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 三、简答题

2、试述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

⑴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⑵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⑶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⑷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⑸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

⑹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⑺注重天才教育,注重特重教育。 3、如何评价“性相近、习相远”

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方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4、试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之关系?

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然后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

科举制度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的基础,科技制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 5、试述私学的历史特点?

⑴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自由民主反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联盟⑵私学是政教分设。⑶私学的入学是以自由受教为原则。⑷私学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⑸私学的教学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⑹私学的教学场所有较大的灵活性。⑺私学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四、论述题

1、试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⑴军国民教育--将军事教育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⑵实利主义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使教育能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⑶公民道德教育⑷世界观教育⑸美感教育..其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 3、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价值。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⑴首先,“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⑵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⑶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他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 参与社会生活 的需要和人类 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巫师 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仓颉 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 “成均” 和 “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