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商业银行论文:浅谈基层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19:13: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层商业银行论文:浅谈基层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 摘 要 贷后管理对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和案件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由于受到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信贷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一定程度上成为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短板”,对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风险。

关键词 基层商业银行 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指从信贷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用后到该授信完全终止前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信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包括检查与发现、决策与行动、贷后工作的检查与管理、考核与激励及信贷档案管理等工作内容。

一、基层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贷后管理认识不到位。

一是由于受到“重贷轻管”思想的制约,导致贷后管理工作从主观意识上得不到重视。银行加大贷款投放,拓展新的授信客户,能够带来短期的现实利益。但是贷款发放后,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管,贷后管理变成了事后管理、被动管理。二是有些客户经理过渡依赖贷前调查,认为贷前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证,落实了各项贷款担保抵押条件,就不会形成风险,导致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贷后管理的重要作用

不能有效发挥。

(二)贷后检查不规范。

一是某些信贷人员工作作风浮躁,以业务繁忙、营销任务重为借口不按时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对上级银行统一安排发放的贷款;二是对贷款的贷后检查方式只停留在电话联系或者走访地点只限于客户办公室、财务室里,缺乏第一现场的实地检查,不能了解贷款的真实情况,贷后检查报告闭门造车;三是贷后检查报告使用固定的格式文本,其调查内容简单,流于形式,没有重视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贷款的使用情况和企业的偿债能力;四是检查的范围狭窄,只重视大额贷款和风险比较明显的贷款,而对风险比较小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很少检查或者根本不查。

(三)监测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较弱。

一是信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风险识别的水平和技能普遍不高。二是缺少必要的识别风险的有效工具,加之受人员素质的制约,风险的识别仅靠个人直觉和借款人的表面现象来判断;三是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传导不畅,导致银企信息不对称,更无法从工商、税务、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获得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同时对会计、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评审报告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

(四)内部监督和控制薄弱。

一是内部的监督检查不力,检查的次数和频率无法保证,多是突击性的检查,而常规的、规范的检查较少;二是检查人员的责任心不足,大部分都在走过场,对问题视而不见;三是惩罚措施不到位,即使是因为贷后检查不尽职而导致的风险发生也没有相应的处罚;四是激励机制不到位,贷后管理人员的责任与得到的报酬不均衡,缺乏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基层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对策

(一)推行贷后管理岗位分离,明确岗位职责。 要从根本上、从体制上解决“重贷前、贷中,轻贷后”的问题,提高贷后管理专业化水平,就要推行贷后管理岗位职责分离,明确各岗位职责。一是要将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与贷后管理岗位分离,改变过去由一名信贷人员负责信贷业务全流程的做法,把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岗与贷后管理岗位分离,实现贷后管理岗位制约,设置专司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客户经理和专司贷后管理的信贷经理,从流程上区分不同的岗位职责,信贷经理主要负责贷后管理工作;二是贷后管理专业专注,在加强贷后管理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以后,在不削弱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人员力量前提下,配备专职信贷经理,专注于贷后管理各项工作;三是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岗位与贷后管理岗位利益一致,市场营销岗与贷后管理岗岗位职责不同,责任不同,但业务目标应一致,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