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 0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29: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资料推荐------------------------------------------------------

3、 既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 尊重知识的系统性, 与幼儿兴趣、 能力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4、 应体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意:

1、 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注意内容的综合性、 趣味性、 活动性、 寓教于生活、 游戏之中。

2、 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 相互渗透, 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 态度、 能力、 知识、 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 运用整合的思想, 根据目标、 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 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教育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 吸收借鉴整合, 教学, 主题活动、 单元活动等多种课程类型的优点, 建立具有本园特色的多元化课程。

教育活动设计可由教师预先设计、 师生共同设计, 幼儿自主设计、 制定计划时,要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 体现整体观, 有利于表明幼儿的发展体验是什么, 有利于反思, 还要做到减轻文字负担, 体现有效性。

教育活动的设计应注意:

1、 教师要了 解幼儿一般特点和个别特点、 全班幼儿普遍需要和个别需要, 对照目标预设计划, 但在执行过程中要有弹性,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11 / 20

2、 教师应思考让幼儿体验什么、 积累什么经验、 得到什么发展, 其活动的教育功能所在, 如何整合,关注幼儿为此付出的代价, 怎样让幼儿有幸福的童年生活等问题。

(四) 教育活动的实施 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 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1、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因时、 因地、 因内容、 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既有小组活动, 又有集体活动、 个别活动。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

3、 幼儿一日活动应尽量注意活动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4、 教师应鼓励和创造机会, 让幼儿参与与信息、 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引导幼儿运用感官, 充分探索, 提出问题, 获得直接经验。

5、 教师应灵活的执行计划, 注意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计划, 切忌计划流于形式, 一成不变。 二、 一日生活的安排 (一) 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的要求 1、 时间安排上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如在生活、 户外活动等环节上可保持相对稳定, 其他可根据教育内活动内容的需要、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反映, 气候的变化等做适当的调整。

2、 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类活动不能因外来的、 与幼儿园教育无关的因素而随意打乱和取消。

---------------------------------------------------------------最新资料推荐------------------------------------------------------

做到既有利于形成秩序, 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照料到个体差异。

3、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知道的活动相结合,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挑选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积极参与, 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4、 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减少和消除消极等。

5、 建立科学合理的常规, 坚持一贯性、 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 各类活动的组织要求 可相对划分为生活、 学习、 游戏、 运动等, 也可有其他方法。

要树立幼儿一日活动都是教育(课程) 的理念。

1、 生活 (1) 严格执行《纲要》 中有关卫生保健的规定。 做好安全工作, 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 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明确、 方便幼儿有序活动的生活常规。

(洗手规范图片、注意安全挂图等) (3) 要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对特殊幼儿给予适时、 必要的关照和指导。

(4) 要挖掘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功能, 体现其安全、 卫生、 保

13 / 20

健各方面的教育价值。

2、 学习 (1) 区角的设置与划分, 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 采取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 创设丰富多样的、 多功能、 具有挑选自由度的区角, 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挑选, 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

(2) 区角的内容挑选要符合有二十几水平和兴趣、 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3) 材料的投放和挑选应注意多功能、 操作性、 趣味性、 安全性、 层次性 (4) 教师在区角活动中:

要了解幼儿, 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差异, 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5) 针对幼儿需要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 可采用集体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6) 集体活动要避免单向传递, 鼓励以群体之间相互影响来建构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经验。

3、 游戏 (1)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手段。

(2) 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 尊重幼儿游戏意愿, 让幼儿能自主地挑选游戏, 决定游戏的玩法、 材料、 角色等。 (3) 丰富幼儿游戏的知识经验, 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创设以班级、 班季、 年季为特点的游戏空间, 准备充足而又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了解幼儿游戏水平, 适时地给予引导。

---------------------------------------------------------------最新资料推荐------------------------------------------------------

(如幼儿玩死人的游戏) (4) 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 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 提供机会和条件。

4、 运动 (1) 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 利用阳光、 空气、 水等自然因素及有关设施, 开展早操、 体育游戏、 玩体育器械等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 对幼儿进行安全、 卫生教育, 避免不安全因素产生, 对突发事件要有应急措施。

三、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一) 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1、 各园可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创设一个安全、 美化、 净化、 儿童化、 教育化的环境。

2、 幼儿园可根据室内环境大小、 结构不同, 设置能体现幼儿的参与性、 操作性、 探索性、 游戏性并兼顾各年龄特点和各阶段活动主题的专门活动室。

(科学实验室、 角色游戏室等) 3、 班季环境的创设是教师、 幼儿共同商量、 计划、 学习、 活动、 展现成果、 作品的过程, 应随着幼儿学习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发展。 尽可能让活动室的一个角落发挥教育功能。

(环境应是幼儿的) 4、 墙饰的布置, 能体现主题是幼儿感兴趣且教育时间和内容相适宜。

使之成为幼儿经验、 想法表达的空间, 并能不断与幼儿对话。

1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