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 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4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

教材分析

“人的生殖”不仅是济南版8年级(上)生物第3章的一个重点,也是8年级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一课。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很淡漠。上好这一课,无疑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正确爱情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良好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 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组成和功能。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二)能力培养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 2.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自我活动,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养成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

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策略

学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羞怯心理。教师应当理解学生这样的心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引入方式。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酒精、烟草和某些药物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的资料。从父母那里了解生育、养育自己的情况;

2.教师:自制CAI课件,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结构模型; 设计意图

1、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构建一个互动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动物行为的有关知识。

2、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不能以教材为本,而只能将它作为一种工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不要过分拘泥于教材。教材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材上没有,教师就懒得想、懒得动,这是不对的。在这一节内容的处理上,教师要充分地将课本知识与人类的生活相结合,充分挖掘知识的外延和内涵。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家长,个别同学甚至会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影响,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这些思想将直接影响学习这一章节内容的效果。

设计思路

以父母生育、养育我:我敬爱、报答父母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喧染气氛的作用,前后呼应,把人体生殖知识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母亲“十月怀胎”这个知识点时,学生立即就联想到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亲情氛围中引入课题,非常自然、轻松地与学生交流: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回去问自己父母两个问题,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你们的调查结果如何?

生:他们说我是捡来的。

生:父母说等你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生:他们说:“去、去、去,小孩子瞎问什么,把你的学习学好就行了。”

教师:我从你们的结论中不难得出,家长大都闪烁其词,不正面回答你们的问题。其实,在我们读初中的时候,生殖系统的内容是被要求自学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当老师拿着男女生殖系统的挂图走进教室,我们全班同学的脸都是通红的,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没有一个同学敢抬头。这时,只听老师说:“请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这是一门知识,它和学习别的学科没有什么区别。”这句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想想在发达国家,小学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教育。今天,能在你们读初一的时候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是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一个大的举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婴儿的诞生”这部分内容。 生殖系统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纵剖图

师: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4人一组,分别观察男女生殖系统模型和展示的多媒体纵剖图,注意观察时从产生生殖细胞的部位开始,按生殖细胞排出的路线进行识别,按顺序认识生殖系统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联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的位置,哪些已在发生变化?试着填写侧剖面图中的结构。思考与讨论:(分组交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本组设计的图表和讨论的结果。(主要器官只填最重要的)

[多媒体演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表 产生精子 主要器官 名 称 组成 或 卵子 排出路线 (只填一的部位 个)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师:同学们的图表设计得非常好,那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呢?

生:因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影像资料,请同学们认真看看精子和卵子产生的部位和它们的排出路线。

师:

通过观看资料,你们已经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非常了解了,结构上男女确实有别,这种差异称为第一性征,但功能上也存在着共同点;男女又是平等的。

受精的作用

设疑: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是怎么跟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的呢?从哪进?在哪与卵细胞结合?最终又到哪“安家落户”?

[多媒体展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

师: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现在再看一段影像资料,注意边看边思考几个问题:(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2)什么是受精作用?(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

[多媒体演示]精卵结合的资料

师:哪一个小组讨论好了,请谈谈看法。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地方是输卵管。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受精卵。

[多媒体演示] “节育方式”

学生注意观察结扎的部位和方法,了解常用的节育方式,描述结扎输卵管和结扎输精管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计划生育教育)

学生总结:结扎输卵管是为了不让精子与卵子相遇,结扎输精管是为了不让精子排出。

学生问:既然输精管被结扎了,精子就排不出去,那精子不是越积越多吗?那人不是要生病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说明同学们是动了脑筋的。精子并不会越积越多,它会被人体自然地吸收。当然,结扎输精管和输卵管只是节育方式之一,在必要的条件下还可以恢复。也还有许多别的方法,你们可以再查资料了解。

[多媒体演示稿]

二、胚胎发育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4.3—7和图4.3—7,注意区别各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发育中的胚胎在子宫中的姿态,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观察胎儿与母体联系的纽带。同时设疑: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怎么“吃喝”、呼吸、排泄?待学生观察完后让他们看一段影像资料。

[多媒体展示]精卵结合、胚胎发育、胎儿分娩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3)为什么会有“十月怀胎”之说?(4)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