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导名师学案(无答案) 北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3:28: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校名师推荐…………………………………………………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2、识记《史记》的作者与体例。

3、知道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辉煌的雕塑艺术。 【学习重点】:1.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时间 2.《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史记》的体例

3.秦陵兵马俑艺术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学习难点】:认识宗教的本质极其复杂的作用,形成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 【导与学过程】: 产生地点:________ 传入:_______末年经_______传入我国。东汉____帝派使臣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到 求佛法。 教义:宣扬生死轮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生忍耐修行,来世可得到_____________。 佛教

传播:_______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影响:为中国_______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 昌盛深远的影响

的 秦汉

文化

思 产生时间:_______ 想

产生地点:_______ 、史 思想来源:_______和_______

学 教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教 艺 影响: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______为主, 术______、______、_____三家并存的局面。

()

(二)【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1.列表比较佛教与道教的异同。 秦始皇陵兵马俑 位置:位于陕西_________以东。 价值:反映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展现出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史记 作者:西汉史学家________; 体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 内容:记述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的主要史事。 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名校名师推荐…………………………………………………

教派 起源地 主要教义 作用(影响) 麻痹人民,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 对中国文化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佛教 古印度(天竺) 因果报应和“来世说” (重 ) 道教 2.佛教和道教为什么能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

(重现世)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右图三个人物你能对号入座吗? 你想这可能吗?)

(三)【展示点拨、解难释疑】

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材料二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1957年,司马迁(如右图)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 请回答①通过上述材料判断,司马迁写的是什么书?

②该书可分成哪几个部分?分别记叙了哪些内容? ③该书对后世的历史学家编修历史著作有什么影响? ④简单说出纪传体与编年体的不同;

⑤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三教的创始人孔子、老子、释《三教共栖图》:儒、道、佛(四)【盘点收获、畅谈心得】

说秦汉、道秦汉,秦汉文化不简单;西汉佛教传过来,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秦陵兵马俑创造了世界大奇迹。

(五) 【达标检测、能力提升】

1. (月考高频题)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 (中考高频题)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有利于封建国家统治人民 3.(易错题)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 )

A.晋楚城濮之战 B.“焚书坑儒” C.张骞出西域 D.王昭君出塞

4.(期末高频题)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史学著作是( )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以儒、道、佛三家互补的局面发生在 ( ) A.战国时 B.西汉时 C.东汉时 D.东汉后

2

……………………………………………………………名校名师推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