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导论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5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媒体导论复习笔记>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简答) 1.数字化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拓展了传输手段,接收终端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壁垒,大大增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联性:数字化技术也为海量信息传播提供基础。 2.交互性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严格界限,传播的方式由单向线性传播发展到了双向甚至多项交流;交互性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带来的信息控制力的变化;另外交互性还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化。 3.超时空

新媒体具有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能够轻易做到及时传播 ,传播的时效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新媒体利用全球互联的网络系统和通讯卫星技术,具有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三、新媒体的主要类型(简答) 1.按硬件设备终端来分

可将新媒体分为以计算机为显示终端的新媒体、以手机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和以数字电视为终端的新媒体三大类型。 2.按应用属性(软件)来分

分为静态应用和动态应用两大类,为web1.0时代的互联网应用和web2.0时代的互联网应用。

3.按经营性质来分

新媒体按照其经营性质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以营利为主的商业网站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和公益类网站等。 4.按应用功能来分

“新媒体”将媒体功能不断拓展,基于互联网衍生出来无数新功能。 四、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论述题:每一项功能+应用) 1.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通道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的信息传播应用,早起包括电子公告板和门户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直接载体,他们起到了信息聚合和打通内容的作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从诞生到今天,都是信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应用。 2.互联网是知识生产的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日需成熟,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储存,集文字、图像、声音、画面于一体的多媒体应用,也成为海量共享的社会化知识生产平台。 3.互联网是人际交往的平台

从电子邮件的应用开始,互联网就展现出了应用与人际交往的巨大潜力。互联网的互动性、即时性成就了其作为人际交往的新平台。 4.互联网是娱乐新天地

互联网提供的多媒体体验和移动端带来的便利使得娱乐在这个时代成为新的主题。包括内容下载、视频、图片在内的娱乐内容,可以更为便利的流通和分享。 5.互联网是商务活动的平台

商务交易依托互联网的平台产生了质的飞跃,仅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交流就可以进行交易,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 6.互联网是意见自由市场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易接近性与开放性,社会各个阶层的个体都可以使用互联网来生产和传播信息。

五、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现状

1.世界各大洲中,亚洲拥有最多的互联网用户,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互联网用户的规模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我国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增长迅速。 2.互联网用户性别比例上正趋向平衡;年龄整体分布正日趋平衡;网络逐渐趋于大众化,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互联网用户呈分散化、大众化的发展态势;低收入者占互联网用户的大多数。

六、互联网从受众到用户★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的掌控,互联网拥有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

2.从接受信息到传播信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众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和媒介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发现,受众是积极参与者。信息的及时传播、及时扩散,给予了公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权利。 3.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受众作为媒介商品消费者的身份发生了改变。用户以任何形式在网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统称为用户生成内容。 4.从匿名群体到真实个体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向着各个领域渗透,用户越来越倾向有选择的公开个人隐私,塑造一个真实的、固定的个体身份。 5.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反馈而言,体验的概念更能准确描述用户在传播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

七、新媒体带来传媒格局变革(大致了解)

一方面,新媒体产业加剧了市场竞争,传统媒体的市场越来越窄。另一方面,新媒体产业逼迫传统媒体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与融合。 八、传统媒体的求生之路★ 1.进入新媒体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为求生存首先应进入新媒体,利用已存在的内容和品牌,结合新技术,开发传统媒体的新传播形式,开办网站是最常见的进入新媒体的路劲,平面、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态,使旧媒体获得新生。 2.调整战略

(1)保持内容优势: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制作水准高、有权威性、原创性强的内容作为支撑,积极转型。

(2)适应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传统媒体需要有品牌精确定位;筛分用户群;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新媒介形态,转型“网络平台”;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据用户反馈定制内容。 (3)创新盈利模式:“如何取得效益”是转型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九、媒介融合 1.概念

旨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中端融合的过程。 2.三大诱因(简答题)

(1)技术诱因:媒介融合的根本原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技术一方面推动了媒介形态发生嬗变,产生新的媒介形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经济要素催发了作为经济形态的媒介融合。 (2)经济诱因:盈利是媒介产业发展的动力,媒介融合促进了传媒产业效益的提高。 (3)市场诱因:受众的信息需求是推动媒介融合的重要因素。单一媒介的信息表现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新媒介形态不断发展,要求媒体提僧获取信息的便捷度。 3.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 十、新闻生产的新场域(大致了解)

旨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 十一、新闻生产的新模式(论述题)★ 1. UGC新闻模式

指媒介组织挖掘和利用社会性媒体用户所生产的信息内容为自身服务,降低采编成本的新闻生产模式。(定义)

UGC不仅改变了媒体集团垄断内容生产及传播的局面,也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组织部分,帮助了其他用户选择内容并提供更好的呈现方式。但用户生产的内容一般质量低,信息多为零散的碎片状,优质内容相对少。 2. 众包新闻模式

涵盖职业与非职业参与者的实验性新闻项目,试图用众包的方法进行新闻调查。(定义) 充分利用互联网,放权网民,共同参与新闻生产,减轻了内部员工的工作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新闻时效度和集团的品牌认知。 3.“迭代新闻”模式

一种新旧媒体相结合的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进行的新闻生产模式。(定义)

迭代新闻生产满足用户参与定制的信息需求,使专业人员与用户进行广泛深入的互动。 4.融合新闻模式

是新旧媒体进行跨平台合作向目标受众进行新闻传播的一种创新型的新闻报道模式。(定义)

新闻媒体可以同意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发布信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媒介自身的特点。

十二、网络与“四权”建设★ 1.网络与知情权

民众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获悉公共事务信息。在网络条件下,各级政府机关应适应信息公开的大环境,有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2.网络与参与权

民众的政治效能感得到提升,即对自己的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感到自信,也更有助于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3.网络与表达权

网络民意的表达较能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全貌,甚至揭示许多深层社会问题和矛盾,所以网络在社情民意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