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信信息系统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9:25: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信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2.地理信息的定义及特点?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与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特点:空间特征:区域性

属性特征

时序特征:现势性 3.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①硬件

②软件:系统库软件,数据库软件。

③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④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 和最终用户

⑤应用模型: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址模型、洪水预测模型、人口扩散模型、水土流失模型等

4.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5.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①数据采集与编辑②数据存储与管理③数据处理和变换④空间分析和统计⑤产品制作与演示⑥二次开发与编程

6.根据你的了解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GIS的应用

资源管理、区域规划、灾害监测、 作战指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宏观决策、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交通运输、环境评估等 发展前景:

7.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①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 ②GIS产业化③GIS网络化④地理信息科学的产生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②属性特征: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

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 ③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称为时态数据。

2.拓扑关系的概念和类型?

拓扑关系:表示地理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定义了地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是GIS分析中最基本的关系 。 类型:

①拓扑邻接:表示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②拓扑关联:表示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③拓扑包含:表示同类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3.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结构即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数据逻辑表达。对空间数据则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4.什么是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是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栅格数据结构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5.简单数据结构的特点?

(1)数据按点、线或多边形为单元进行组织,数据结构直观简单。

(2)每个多边形都以闭合线段存储,多边形的公共边界被数字化和存储两次,造成数据冗余和产生不一致性。

(3)点、线和多边形有各自的坐标数据,但没有拓扑数据,彼此不关联。 (4)岛或洞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与外界多边形的联系。 6.栅格数据结构有哪些存储类型?

①栅格矩阵结构②弗尔曼链码③游程编码结构④块码⑤四叉树数据结构 7.四叉树编码的方法

自上而下方式:先检测全区域,其值不同时即四叉分割,直到最小栅格或数值都相同为止。 自下而上方式:按顺序扫描栅格单元,先检测0、1、2、3单元,若4个单元值相同,则合并;反之,作为4个叶节点记录。然后是4、5、6、7单元,依次逐层向上,直到最后生成根节点

第三章 空间数据处理

1.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开的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上或可展开成平面的曲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特点?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3.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的转换有哪几种方法?

①内点填充法(内部点扩散算法)②射线算法③扫描算法④边界代数算法 4.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的转换的步骤?

①在栅格数据中搜索多边形边界弧段相交处的节点位置 ②从搜索出的节点里任选一个作为起始节点,顺着栅格单元属性值不同的两个栅格单元之间进行多边形边界弧段的跟踪,记录每一步跟踪的坐标,直到另一个节点为止,则完成一条边

界弧段的跟踪矢量化。重复上述过程,做到所有的边界弧段都被生成。 ③将跟踪得到的弧段数据连接组织成多边形 5.GIS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融合有哪些方法? 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通过交换格式进行

基于数据标准的数据融合:采用一种空间数据的转换标准实现 基于公共接口的数据融合 基于直接访问的数据融合 6.数据压缩的定义? 数据压缩: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7.道格拉斯-普克法的思路?

思路:对给定曲线的首末点虚连一条直线,求中间所有点与直线间的距离,并找出最大距离dmax,用dmax与限差 L比较。

dmax ≥L 保留对应点,以该点为界将曲线分为两段,对每一段重复使用该方法 dmax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1.空间数据管理实现方式从文件发展到数据库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空间数据管理实现方式从文件发展到数据库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初级式的管理模式:ArcInfo的 Coverage文件管理模式,其空间分析功能和属性处理功能分别直接调用空间数据文件和属性数据文件进行数据处理。 ②混合式的管理模式: ArcInfo、ArcView GIS的 Shape文件和MapInfo 的.TAB文件管理模式 ,其空间分析功能调用空间数据管理模块对空间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属性数据利用属性数据库进行管理。

③扩展式的管理模式(引擎方式): ArcInfo的 GeoDatabase,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

④集成式的管理模式:Oracle Spatial Cartridge(对象—关系数据库),直接对常规数据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