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43: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ord整理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二单元 4—6学段 学科 第十册 教材版本 学段 数学 章节 执教教师单位 课题名 因数和倍数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抚州市临川区实验教师姓名 李文峰 小学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课件,答题卡 一课时 时间安排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概念课,是研究两个非0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首先出示苹果图引出乘法算式让学生从数形课后 结合中体会因数与倍数的互存关系,接着让学生自己找出18,小结 30,36的因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找因数的方法,从各数的因数中找因数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最后由学生自己发现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从中发现特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1.操作激活 知识引入。

出示桃子图,师:图上画了什么?(桃子)那这些桃子是怎么摆的呢?( 每行摆6个,摆了两行)师: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回答。出示2×6=12 6×2=12师:谁能说出在这个乘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2叫因数,6叫因数,12叫积)师:对,在乘法算式当中得出的结果,我们称它为积,在今天研究的整数乘法中,还可以称它为倍数。你们仔细听好了,在这个乘法算式中我们可以说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12是2和6的倍数。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2和6都是12 的因数。你听明白了什么?(让学生重复说一说)师:那么我说6是因数,12是倍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因为这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师:那么这副图又是怎么分的呢?(每排4个,摆了3行)师:谁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3×4=12 4×3=12)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通过交流,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数与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交流完后指名说一说。(你们真了不起)

教师:同学们从上面这些乘法算式中你们可以知道12的因数有几个吗?(学生会回答12的因数有2、6、3、4)师:对,瞧!小精灵有话问你们,除了这些因数,12还有其他因数吗?(1和12)师:谁来说一说在这个算式里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呢?(指定3、4名学生说一说)

师:真不错!谁在来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12有哪些因数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12的所有因数。

师:教材对于因数和倍数的研究范围是有一定规定的。请同学翻到书 12页齐读下面的一句话: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教师:出示A×B=C在因数与倍数中对于A,B,C有什么要求呢?(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你能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师出示:判断并说出理由:1、因为0.4×5=2,所以0.4是2的因数,2是0.4的倍数。对吗?为什么?(因为0.4是小数,因数和倍数是两个非0自然数之间的关系。)2、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

学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