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中小学教师如何申报课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5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张图看懂,中小学教师如何申报课题

您曾经为了做不好课题而犯愁吗?

您曾经觉得成为一个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教师是那么遥远吗?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再加上爱观察爱思考,做课题真的没有那么难。

今天,小编为您奉上一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许锡良老师的文章。他受广州市教育局委托,作为评审专家,参与了广州市“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的评审工作。在评审过程中,他发现,许多中小学老师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申报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存在着不少问题。他对此作了一个总结,小编也加上了其他研究者总结的规律,希望能够为您的科研课题申报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课题必须要有问题意识

所谓课题,是要研究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一个课题包含三个层次内容:

1.什么问题?2.为什么或原因是什么?3.怎么解决?

提出、分析与解决一个教育问题,是一个课题最基本的要求。从所申报的一些课题来看,比较多的课题缺乏问题意识。你没有要解决的问题,究竟要研究什么呢?因此,在评审的时候,没有问题意识的科研课题首先是要被淘汰的。问题意识是做课题的第一关,如果没有,那么教师做课题就是摔倒在了起跑线上。

二、怎么选题:选择适合自己的真问题

选不好题,就相当于走错了方向,再努力也没有用。

选题首先要有问题,还要是真问题,更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真问题。

选题不当,选了无法做的大课题,必然会导致空泛,大而无当。选了不存在的伪课题,其实也无从下手。选了前人已经研究成熟的课题,难免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有可能抄袭的嫌疑。所以,选题是第一重要的。

具体来说,寻找选题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短周期、重在解决本校、本地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三是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四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选题的来源可以是,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等。

三、研究综述很重要

国内外研究背景的交待,为什么要有这一项?

研究一个问题,常常要先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状态,并做研究综述。但是,不少申报的课题只列出前人写的论文题目或者书名,对于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成果很少具体提及。

事实上,如果是有人已经做过相关的研究工作,应该交待做到了什么地步,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触及。这既是为了避免做重复研究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有意无意造成的抄袭嫌疑。

一般来说,将阅读到的材料中的研究成果提出,并指明这些研究的局限或者不足,再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这样的研究自然是有质量的。你是这样做的吗?

四、引用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

前人、他人的研究成果与相关的理论根据,是用来支撑课题的意义与价值的,也是作为课题来源的重要说明。但是,科研课题中切忌为了列出理论而列出理论。 这次科研课题中普遍列出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最多的就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知识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杜威的从做中学等,但是许多只是列出名目,具体的理论却很少见。

更为重要的是,在课题的分析研究与运用过程,极为少见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课题与解决问题的。这样,运用这些理论的意义何在呢?

五、必须交代清楚合适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需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些研究查阅文献,综合整理资料就可以获得结果,就不一定要问卷调查。有些则重行动研究,就是把正在做的教学实践纳入到研究的视野,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这种方法有时也叫田野调查。这些研究需要真实的个案支撑。但要说明一个课题还需要通过认真分析案例所包含的普遍因素来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