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拆迁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070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4:51: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城关街道拆迁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

征迁百日攻坚中,城关街道街居干部全身心投入一线征迁工作,采取五心工作法,力求工作取得突破,目前,三胶厂16幢、原医药公司地块、胜利路3号、逸居花园拆迁顺利完成,下洋棚户区改造703户完成695户,仅剩8户未签协议。

前期“用心”,有的放矢做征迁。街道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征迁对象的家庭情况、基本诉求、家庭条件等进行全面摸底,确保在开展征迁时,把一些工作做在前面、一些困难想在前面、一些问题解决在前面。认真梳理被征迁户的具体诉求和反映的问题,从找上门异地签约、帮助办理手续、帮助找过渡房源、协调安置房装修……我们把被征迁户的一件件事、一个个诉求记在心上,逐条逐项解决,想方设法协调。如,解决高龄老人行走不便的困扰,主动至宁化为104岁被征迁人办理下洋棚改签约手续;如,设身处地考虑实际困难,帮助新市南路297幢606困难户协调安置房装修问题;如,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奕泰多次上门并专门协调帮助176号3幢104室解决低保和临时救助问题。

队伍“齐心”,戮力共为做征迁。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到一线指挥、干部到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自3月1日以来,攻坚组人员充分发扬“5+2”、“白加黑”

工作精神,全面放弃节假日,做到签到在社区、考勤在社区,真正“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做征迁。同时,建立征迁攻坚微信群,通过晒入户、晒签约、晒服务、晒进度,在7个攻坚组中形成比学赶超、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如,积极发挥退休教师郑文兰“一长四员”的作用,帮助社区和街坊邻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攻坚组3组组长杨欣蔷始终不放弃,带领小组连续9个晚上定点蹲守176幢305室入户,为他算清楚明细帐,用诚心打动了他签约。

推进“尽心”,真抓实干做征迁。采取挂图作战法,实行每天一通报、每天一点评、每周一上午召开工作例会、每周五下午进行汇总分析制度。坚持科学调度、快速决策,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惧“难谈、难做、难攻”,知难而进、知难而上,一户户建立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对照清单寻求突破口,帮助拆迁户算好经济账、环境账、长远账,引导住户支持征迁工作。如,新市中路176号12幢203室,不分节假日、周末和夜晚,办事处副主任何珍、陈榕冰通过多方与其单位领导沟通,说服其姐姐从侧面做工作,下洋省一建棚户区改造C地块圆满画上了句号;针对新市南路297幢405室产权人已去世的特殊情况,多方努力联系其在上海的大儿子回三明协商,周庆裕常务副区长和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奕泰、办事处主任黄明先通过20多天的轮番动员,按照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进行对产权合理分配,有效理顺了其家庭继承问题,最后成功签约。

服务“暖心”,文明和谐做征迁。针对一些征迁“困难户”,攻坚组带着韧劲不断入户,认真梳理拆迁户的具体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真心诚意换取拆迁户的信任和支持。攻坚组还在指挥部设立公证咨询办理点,拆迁公司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照常上班,并根据拆迁户的实际困难。每次与征迁对象沟通,工作组成员一聊便是一两个钟头。从家长里短到问题协商,就如同剥洋葱一般,将阻扰征迁的难题一层层剥开。比如,办事处主任黄明先针对新市南路297幢204室80多岁夫妻俩年龄大、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多方联系其亲朋好友,带领工作组把老人在国外的儿子媳妇请回来一起做思想工作,设身处地考虑实际困难和安置房具体需求,想法设法解决其合理诉求,用真情感动了他们一家人。

办事“公心”,依法依规做征迁。一方面,坚持阳光

征迁,在征迁范围内及时向拆迁户公开补偿办法、补偿标准、操作程序、征迁进展等工作信息,打消拆迁户的疑虑。另一方面,严守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征迁,统一工作标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攻坚组带着情感去做征迁工作,不强征、不蛮干,不偏不倚、实事求是,并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群众监督,得到了大多数拆迁户的肯定。目前,未出现一例因征迁问题到市、区上访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