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4:18: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录

一、指导思想 ............................................................................................................................................. - 1 - 二、工作目标 ............................................................................................................................................. - 1 - 三、工作要求 ............................................................................................................................................. - 2 - 四、工作措施 ............................................................................................................................................. - 3 - 五、工作保障 ............................................................................................................................................. - 5 - 六、工作步骤 ............................................................................................................................................. - 6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方案

作者: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梁克晃

当前国家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广大师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推动学校育人事业的科学发展,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区教体局“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旨,以培育“四有”新人为落脚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和内化,正确引导师生汲取先进文化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我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师生道德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动员和激励广大师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就我校而言,将要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懂礼仪,讲文明,为人有爱心、同情心、羞耻心;具有合作精神,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关心集体。

2、帮助和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观体系的基本内容。从抓好良好行为

- 1 -

习惯入手,全面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为人能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明礼仪、讲诚信、晓善恶、懂荣辱,尊老爱幼,敦亲睦邻,小处能爱齐家,大处能爱祖国,甚至拥有“兼善天下”的情怀。

3、教育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感恩教育入手,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分清是非、善恶、丑美,能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

三、工作要求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的学习,并采取措施促使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基础教育全过程,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校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将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告知家长,同时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在教育方法、教育要求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实现家、校结合共同教育的局面。要积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协调、沟通与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努力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结合“学校社区共建”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校外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团队的积极作用,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师”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敬老院等校外活动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了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和正确认识社会,让学生在环境刺激和激发中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主体的主动参与,使教育目标得到内化,从而使他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2 -

(四)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

要始终坚持把培育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让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以身作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行动,切实提高全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四、工作措施

(一)有次序地开展专题培训

学校领导先深入地学习 “十八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组织教师员工召开贯彻动员大会,进而开展各类座谈会,组织教师员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增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然后,再由已经有准备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或直接、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加强宣传发动

学校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和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掀起宣传活动的高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广大师生人人皆晓,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下坚实思想和舆论基础。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中

学校管理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党支部保障、主管德育工作部门和分管负责人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检查,及时总结、交流,推广经验。在学生管理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生常规量化评价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载入学生档案。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教师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睦的教师与教师关系、真诚的教师与家长关系,紧密的学校与社会关系,建构和谐的校园环境与育人氛围。 (四)让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各学科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广大教师要探求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找准结合点,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特别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学生感知、理解、内化,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如下:

1、通过思想政治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这个多数人公认的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