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的教学与实践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3:1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生德育的教学与实践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也一直是首位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学德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只注重“知”而不重视“行”,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那么如何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实现学生“知行合一”?将学生的“行”即学生日常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知”的检验,通过知与行的不断体验、实践、反思、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道德品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 研究价值。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客服形式主义倾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心,最大程度的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

核心概念界定。

德育,一般来说,德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

1、

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实施传导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思想品质的活动。换句话说,德育是教育者教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社会或阶级的

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遵循其行动并予人惠泽的活动。 2、

德育的实效性: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

的实现程度。它既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能否顺利的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3、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

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四、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其中包括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路易斯?拉思斯的《价值与教学》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霍尔和戴维斯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彼得斯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国内德育研究理论文库包括冯增俊的《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戚万学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原理》、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钟启泉、黄志成的《西方德育原理》 郭本禹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发展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研究创新点。

(一)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1、纵向目标:

初中一年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基本行为习惯的继续养成教育。 初中二年级: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 2、横向目标:

(1)思想政治方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辩是非等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初中一年级 1、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教育

①注重仪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身体清洁、衣服整洁,服装发式要合乎中学生的身份,美观大方,行为端正。

②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讲究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③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爱惜自己的名誉,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懂得人格和国格的关系。 (2)环境道德教育

了解人与土地、人与水、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荒漠的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而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家庭美德教育

①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

②知道作为家庭的一员,要有家庭责任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乱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③善于与亲戚、邻里交往,亲戚之间要常来往,遇到人家有事情要主动帮忙。家庭中长幼有序,互相关心,互相宽容,用行动去珍爱家庭,营造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法纪教育

(1)法制教育进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法律常识教育,学习和掌握《国旗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等内容。 (2)纪律教育

学习和掌握《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等,并能够落实到行为中。 3、心理健康教育

(1)青春期卫生常识教育

①了解处于青春期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 ②懂得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并能运用。 (2)青春期心理教育

①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②进行初步的性道德教育。 (3)交往心理教育

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学生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社交技能。

(4)拓展教育内容

①进行学习心理的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

②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能力教育。 4、思想教育 (1)世界观教育

进行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①知道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要尊重客观事实。

②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自身有一个系统、理性、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③相信科学,不参加迷信活动。 (2)人生观教育

初一学生已步入少年时期,这时的人生观教育主要是劳动教育。 ①知道要靠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②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劳动素质。

③学生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光荣。

④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学生从自我卫生服务、自我劳动服务、自我生活服务做起,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3)价值观教育

(4)①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 ②知道个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 ③初步懂得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标准。 5、政治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①热爱家乡,对家乡特定的社会地理环境和地域人文氛围有归属意识和亲和意识。

②了解祖国,知道祖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美德。热爱祖国,增强民族

自信心、自豪感。 ③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①知道什么是集体主义。

②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珍惜和维护集体荣誉的态度和行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①懂得中国走社会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唯一的正确选择。 ②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初中二年级 1、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