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23: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的三个层次( )( )和( )。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包括( )( )( )和( )。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 )( )( )和( )。 4、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视角:( )( )和( )及这几方面综合的独特视角。
5、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包括( )( )和( )三个阶段。
6、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 )( )和( )。
7、直到19世纪初( )兴起,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语言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 )( )和( ) 9、( )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10、最初是英国学( )与1786年提出,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等有共同的来源。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11、 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 )、德国语言学家( )和( )。
12、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 )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系树形图。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新语法学派”,主张研究个人语言的特点。
13、德国学者( )就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14、( )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15、20世纪前半叶,欧洲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30年代出现三学派( )( )和( ),其中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 )影响最大,创始人为美国人类学家( )、人类语言学( )和( )。
16、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 )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诞生。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 )和“( )”——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17、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 )、法国的( )等,中心在欧洲。
18、 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 )”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19、( )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20、( )主要是与语言形式结构有关,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2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在60年代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
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他还进一步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 )( )( )和( )。 22、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M.Canale)等,于1983年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 )( )和( )。
23( )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的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则。
24、 ( )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25、( )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说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26形式主义语言学所涉及到的功能是( )和( )。 27、韩礼德认为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七种功能( )( )( )( )( )( )和( ) 28、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 )和( )。 29、( )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30、( )”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美国学者哈里斯(Z.Harris)于1952年最早提出这一术语。
31、 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 )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J.Austin)认为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 行三种行为,即( )( )和( )。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 )的研究。
32、 60年代中期,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会话能顺利地进行需要双方互相配 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规则。他提出合作原则( )( )( )和( )。 33、 英国学者利奇(G.Leech)提出了( ),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准则。
34、 语音方面最大难点在于( )。
35、 ( )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难认、难记、难写。 36、 智力包括( )( )( )( )( )和( ) 等。
37、 ( )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与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 学生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8、 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 )。 39、 教学过程的模式( )( )( )( )和( )。 40、( )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40、 ( )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41、 ( )是一种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以各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组织课 程。缺点是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考虑不多。(希腊的夸美纽斯和德国的赫尔巴特代表)
42、 ( )是一种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含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安排 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缺点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顺序主义不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代表人物是( )。 43、 ( )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44、 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 ( )( )和( )。 45、主要教学方法:( )( )( )和( )。 46、大脑右半球主管( )( )和( )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
47、左半球则主管( ),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 48、伦尼伯格(E.Lenneberg)于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的( )。 49、( )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50、记忆按内容分为( )( )( )和( )等; 51、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 )( )和( )。 52、第二语言记忆的过程( )( )( )和( )。 53、( )第二语言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记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联系或者叫记忆痕迹的过程。
54、 识记按照目的分为( )和( )。
55、 识记依照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可分为( )和( )。 a) ( )是对没有意义或学习者尚未理解其意义的材料,依靠机械重复进行的识记。 b) ( )则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纳入已建立的知识结构之中的识记。
56、重现按照有无目的分为( )和( )。回忆以( )为基础。 57、( )是指由一种事物想到具有某种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心里活动,分为: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关系联想。
58、 ( )即记忆过的内容不能保持也不能正确地再认或重现,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不能巩固,也即存 储的信息不能正确地提取出来。遗忘可分为( )( )( )和( )。
58、 心理学对遗忘产生的理论解释一是( )另一种是这是( )。 59、 干扰信息保持的因素有两种:一是( );二是( )。 60、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为标志。 60、 构造主义学派奠基人是( ),而典型代表人物是其学生英国心理学家( )。
61、 构造主义学派学派主张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结构,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并将人的经验分为 ( )、( )、( )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62、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 )、( )等。
63、 机能主义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 ),但更重视客观的实验和测量。 6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 ),( )和( )。 65、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是( )。
66、行为主义主要有两个特点:( )和( )。 67、( )受俄国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影响,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早期行为主义者的“刺激——反应”模式强调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系,否认人脑和神经中枢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