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校(荆州中学、襄阳五中、襄阳四中等)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8:1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二年级4月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

命题学校:荆州中学 命题人:许琼 董中辉 唐丽坤

考试时间:2017年4月20日下午4:20—5:50

一.选择题:(共35分,其中第1至第15题每题1分,第16题至第25题每题2分) 1. 对下列生物科学的经典实验,评价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孟德尔利用测交实验,证实了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沃森和克里克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D.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 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只有25%的存活率,则自交后代的基

因型比例是( )

A. 1:2:1 B. 4:5:1 C. 2:3:1 D. 3:4:1 3.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结构的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库 C.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因此它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 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假说中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某种物质”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而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一个

B. 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并证明了该种物质是DNA

C.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温特证明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某种物质”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D.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引起狗进食后胰液分泌的是“某种物质”而不是神经反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生物

5.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患该病的个体的体细胞中往往都存在致病基因 B.可通过羊水检查来初步判断胎儿是否患该病 C.可观察体细胞分裂时联会的情况来判断是否三体 D. 患者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均患该病

6. 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鱼化石,这种鱼能用胸鳍站立并“行走”,这可能是后来动物在

陆地上用以行走的肢进化的开始。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也会影响此种鱼的进化

B.鱼的胸鳍长期使用,慢慢地演变成了陆生动物的能够行走的四肢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7.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特异性”的是( )

A.动物激素对靶细胞的调节作用 B.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 C.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D.体液中溶菌酶抵抗抗原入侵的过程 8.某些生物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包括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的选项是( )

A. a、b、c分别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体温调节 B. a、b、c分别是神经系统、脑、大脑皮层

C. a、b、c分别是免疫调节、过敏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 D. a、b、c分别是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9. 下列物质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

A. 神经递质和RNA聚合酶 B. 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

C. 生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D.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的抗体 10.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

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 加速兴奋的传递 B.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减缓兴奋的传递 D.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1. 根据右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浓度A处高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生物

D. 如果器官为甲状腺,则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A处低于B处 1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都促进植物的生长

B. 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C. 同一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 D. 植物激素均由专门的器官合成并分泌 13. 下列现象是由生长素的减少而发生的是( )

A. 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枝繁叶茂 B. 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 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D. 小麦即将成熟时,经过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 14.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 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 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 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 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15.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直射光照下,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来源

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的特点。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

D. “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16.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

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0年内,第6年的种群数量最少

B.2—6年间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均为衰退型

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