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学科考试的解题技巧与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02: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一是现代生物技术,像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二是宏观生物学,生态学域的实际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环境污染等问题。三是人体自身的健康,如艾滋病、癌症及免疫学(选修课本上的知识),高考可能会综合考查,如防病意识等。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非典”(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等的防治。

八、根据今年《考试大纲》的新变化,下面与同学们谈谈高考冲刺要诀。 1、解读《考试大纲》明确思维能力是核心 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纲纲结合(《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 纲本结合(《考试大纲》与教材) 纲题结合(《考试大纲》与近年高考题) 2、回归生物学教材系统整理知识 (1)运用生物学科观点统领知识整理

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观点。例如,原生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证明生命来自非生命。

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观点。例如,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 生物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观点。例如,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例如,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DNA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系统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例如,生物体的整体大于其组成的各部分之和,离开了整体,

局部无法完成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即生态学观点。例如,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着环境,而环境也时刻影响、制约着生物体的发展。

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例如,生命的起源:由无生命到原始生命;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2)运用新课程理念创新冲刺复习策略

①立足双基,突出能力,将知识结构能力化,进而形成能力结构体系 三重:四抓:

事实性知识重记忆查漏补缺抓弱点 方法性知识重训练不断强化抓重点 抽象性知识重领悟继续攻坚抓难点 筛选信息抓热点

②将知识信息网络化的十种方法

图文结合法(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热点归纳法(如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树形拓展法(如生态系统类型和结构) 流程图和循环图法(如物质代谢全过程) 层层展开法(如无土栽培技术) 列表比较法(如遗传的基本定律)

关键词辐射法(如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

跨章节互连法(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代谢、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和氮循环) 检索表法(如生物界分门别类与生物的多样性)

曲线图法(如细胞增殖中的染色体/DNA变化) 概念系统法(如基因的概念系统)

3、知识是能力考查的载体,能力是考查的主导/核心 (1)记忆能力是基础 (2)思维能力是核心 (3)实验设计能力是热点 (4)表达能力是工具 (5)实验设计重方法

提出科学的问题构想合理的假说 (6)设计探究性实验是重点/难点 严密控制调节变量客观记录反应变量 设置对照实验抵消无关变量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总结发现得出结论

(7)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材料是考查载体,理论是考查的落脚点

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生产实践,增加生活积累(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航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

身体健康,疾病防治关注健康与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如传染病防治、癌症防治、营养/运动与健康等)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社会生活,敏感热点焦点(如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等防治)

科技前沿、科学进展关注科技前沿,知晓最新进展(年度《科学》国际/国内十大科学进展,年度

《诺贝尔奖》等),人类基因组计划新进展、小RNA功能的新发现、干细胞技术研究、应用和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学研究和进展等值得关注。 (8)新的价值取向: 提倡科学精神,反对歪理邪说 加强人文素养,把握价值取向 崇尚科教兴国思想

崇尚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崇尚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思想 4、冲刺复习与交流

与老师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复习计划,询问问题 与同学交流相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互借鉴复习策略 相互讨论复习问题 相互督促复习进展

与家长交流复习期间的各项保障 5、冲刺复习与题型 1)科技资料信息题

题目列出事实(来自生产、生活、现代科技或社会现实) 我们要找出信息,整合信息 根据信息,组织好答案 2)材料解析题

特点是四新(新材料、新情景、新信息、新问题)

认真阅读、找出信息、确定问题目标 找出针对问题目标的信息组织答案 3)实验探究题 4)图像图表题 5)生物学计算题 6)生物学研究性课题

6、加强高中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把初/高中生物学直接关联的知识内容一体化,在头脑中过一次“电影”

7、适当注意跨学科/学科内综合的切入点 着力学科内综合主干/核心知识 注意跨学科综合

找准跨学科综合的切入点 用好解决问题的各科知识点 从科学的角度看

越是微观领域越容易出现跨学科综合的切入点 从材料的角度看

在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容易出现跨学科综合的知识点

8、冲刺复习一定要精选习题/模拟题,优化解题思路,答案准确规范,注重创新

考前要把总复习中典型题,老师强化的名题/精品题加以整理,尤其是模拟试题中的错题要分类整理、纠错,它是临考前高效复习方法之一。要切忌:考前盲目做套题、难题、偏题、怪题及所谓的创新题、押的题,而正确有效的策略是每天做若干道(不能多)基础题和中档题,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解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