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2:1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

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学会简单推理

我们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堆里题,它不需要计算、作图,看似与数学毫无关系,实则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思维。请看:

【问题1】窗玻璃被打破了,询问四个孩子,得到的答案如下:

A说:“B打破的” B说:“D打破的” C说:“不是我打破的” D说:“B说谎” 已知其中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而打破玻璃的也是其中一个人。是谁打破了玻璃? 【思路点睛】因为B的D说的正好相反,所以是一对一错。既然只有一个孩子说的是真话,那么A和C也都说了假话,所以玻璃是C打碎的。

【问题2】甲、乙、丙、丁四个人在一起,交谈时发生了语言困难,在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中,每个人只会两种,可惜没有大家都会的语言,只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的。 (1) 乙不会英语,但当甲和丙交谈时,却要请他做翻译。 (2) 甲会日语,丁不懂日语,但两人能相互交谈;

(3) 乙、丙、丁、三人想相互交谈,却找不到大家都会的语言; (4) 没有人既能用日语讲话,又能用法语讲话。 想一想:甲乙丙丁四人各会说哪两种语言?

【思路点睛】由(1)、(2)、(4)得:乙不会英语,甲会日语但不会法语,丁不会日语(红色标注)。

假设甲还会英语,由(1)知甲、丙没有共同语言,则丙会汉语和法语,而乙和甲、乙与丙有共同语言,且乙又不能既懂法语又懂日语,则乙会汉语和日语。由(3)知定会英语、法语,与已知条件“只有一种语言三人都会”有矛盾。

假设甲还会汉语,由(1)知甲、丙没有共同语言,则丙会英语、法语,而乙与丙、乙与甲有共同语言,只能是乙会汉语、法语,由(3)知丁不会法语,则丁会汉语、英语,这样甲、丁也能互相交谈,而且符合“只有一种语言三人各都会”的条件。所以甲会汉语、日语,乙会汉语、法语,丙会英语、法语,丁会汉语、法语。

一、填空。

期末考试模拟训练卷

1.把平角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度,记作( )。 2.汽车灯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是( )线。

3.五千三百万零九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4.计算726÷38时,把除数看做( )来试商,商是( )位数。 5.178×89的积是( )位数。 6.2788连续减去( )个68,差是0.

7.买14本同样的书共花了224元,书的单价是( ) 8.45( )<405(填最大的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除数乘商加上余数所得的和,除以被除数,商是1.( ) 2.任何一个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 3.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 4.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末尾就有几个0。( ) 5.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叫垂足。(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5倍,商是( )。 A.200 B.1000 C.40 2.下面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 A.2 B.1 C.200300 3.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 A.2 B.1 C.无数

4.在计算器的键中,( )键的主要功能使用来消除数据的。 A.NO B.CE C.OFF

五、操作题。

1.用一副三角板分别画出75°和135°的角。

2.画一个低为6厘米、高为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并标出高。

六、解决问题。

1.光明公园平均每天卖票246张。照这样计算,28天可以卖多少张?

2.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了675千米,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先写出数量关系,再解答)

3.一台复读机187元,小莉与家人商量后决定,自己每月攒45元钱来购买。最少几个月后,小莉攒的钱才能买一台复读机?

4.信心农场有45名工人,秋收时每天工作14小时,一共摘棉花1260千克。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摘棉花多少千克?

5希望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如下图:

(1)哪个年级达标人数最多?哪个年级达标人数最少?

(2)哪个年级未达标人数最少?

(3)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

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四舍五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5.把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剪一刀分成两个图形,下面几种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两个三角形 B.两个平行四边形

C.两个梯形 D.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梯形 四、计算。 1.口算

40×60= 8×700= 300×90= 12×4+3= 180÷20= 560÷70= 7200÷800= 3600÷40= 83÷20≈ 209÷70≈ 351÷69≈ 2.用竖式计算。

(1)105×28= (2)680×70= (3)2071÷91= 验算:

3.递等式。

(1)5800-147×39 (2)(1800-274)÷14 (3)379×3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