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复习题、考试、期末、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6:4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新陈代谢 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2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地特性。 3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4生物节律 4稳态 一种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稳态不断地受到破坏,而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地恢复平衡。 5研究水平1整体水平研究2器官,系统水平研究3细胞,分子水平研究

6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又称为运动终板。

7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8骨骼肌的物理特性1伸展性,受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2弹性,当外力的牵拉或负重取消后可恢复原来的长度。

9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兴奋条件:骨骼肌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兴奋,即兴奋性。肌肉在产生兴奋后,立即产生收缩反应,即是收缩性。

10引起骨骼肌兴奋应满足的条件。1刺激强度2刺激的作用和时间3刺激的强度变化率

11肌肉收缩的四种基本形态。1向心收缩(等张收缩)2等长收缩3离心收缩4等动收缩

12运动单位: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13肌纤维类型的划分:根据收缩的速度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14简答:肌纤维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在一些大爆发力的运动项目中(短跑跳跃)快肌的百分比越

高越好,也可以看到快肌纤维百分比低的运动员比如越野跑中长跑等。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易疲劳。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抗疲劳强但爆发了不强。

15训练队肌纤维的影响1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2酶活性改变 第二章

1血液的功能?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2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

2血液的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中性偏碱。

3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

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4红细胞压积即红细胞的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年人为全血标本中0.37-0.5即37%-50%,女子低于男子 第三章

1心肌的生理特性?1自动节律性2传导性3兴奋性4收缩性 2自动节律性:是指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3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波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

4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5心率和每搏的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6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7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人的正常血压 8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1心脏的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9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10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的心血管中枢是调节控制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包括四部分神经元1延髓头端腹外侧部的缩血管区2延髓尾端腹外侧部的舒血管区3孤束核的传入神经接替站4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的心抑制区。 1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简称减压反射)

1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心脏活动加强但其作用比肾上腺素小。

13简答或论述题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简答: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可以使安静时的心率减慢2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3心血管机能改善增加心肺动能

论述:1窦性心动徐缓是指运动员经过一定的耐力训练可是安静时的心率减慢,优秀的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一般为40-60次/分得这种现象。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2运动性心脏增大是指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这种心脏增大指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3心血管机能改善可以增加心肺的动能,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微细结构发生改变,心肌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队Ca2+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变,ATP在合成速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使心肌收缩力增加。 14脉搏:是指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规律性搏动。

第四章

1呼吸: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三个过程1外呼吸2气体运输3内呼吸

2呼吸的分类:指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呼吸的形态:指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

第五章

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2糖代谢:糖可无氧代谢也可有氧代谢。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3运动与补糖

3补糖时间和补糖量: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

4人体的脂肪贮备: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

5基础代谢:指基础下的能量代谢。

6呼吸商:指各种物资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7三大能源系统的特征(论述)

1磷酸原系统:又称ATP-CP系统,主要是由结构中带有磷酸基团的ATP、CP构成,由于在供能代谢中发生磷酸基团的转移,故称之为磷酸原。ATP分解供能,CP在肌酸酶作用下在合成ATP。CP在肌肉中贮存量很少,约15-17mmol/Kg湿肌。磷酸原可维持运动仅6-8秒,但是是不可代替的快速能源。适应的运动项目篮球短跑等。

2酶解能系统:该系统尽管生成能量数量不多,但在极量运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般认为运动30左右功能速率达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2mmolATP/Kg/s,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适应的运动项目中距离跑等。

3氧化能系统:又称有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8尿生成是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第八章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2换能作用3编码作用4适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