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实施办法20130407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43: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实施办法

(2013年4月7日经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

根据同济大学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及《关于修订“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同研[2007]63号),为了使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更加科学公正,排除论文评审中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质量,保证我院博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的含义

隐名评审是指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隐去作者及其导师姓名和评审专家姓名。也即双向隐名评审。 二、目的

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检查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有效机制,尽力防止不良社会风气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影响,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进一步建立科学的学位和学术论文的审查程序,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三、实施细则 1、组织实施机构

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在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领导下,由主管研究生培养的副院长组织具体实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博士学位论文双向隐名评审工作,接受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我院的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 2、建立合适的专家库

学院在实施隐名评审制度前,逐步建立完备的学科专业论文评审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的选定由学科专业委员会或导师(组)提出方案。列入专家库的专家应主要来源于全国重点大学或重点学科及重点科研机构;有条件的学科,应建立国外同行专家库。专家库的建立和更新由各学科专业负责,研究生院备案。各专业的导师应积极参与专家库的建设。专家库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专家姓名、年龄、所在单位、职称、通信地址、电话、电子邮址、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基本信息。 3、隐名评审的程序

1)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在学位论文预评审阶段进行。每篇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需经两位专家隐名评审。

2)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后,将经导师(组)审定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填写好的“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意见书”各2份、《博士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导师意见表(第一次提交)》1份交学院隐名评审的负责人。学位论文须按照隐名预评审的要求,隐去论文作者及其导师姓名,并隐去论文中所有可能反映出导师及作者信息的内容。

3)学院“隐名评审”负责人收到博士学位论文后,应仔细检查博士学位论文是否符合隐名评审的要求,进行编号,并按照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导下从专家库中选取评审专家,及时将学位论文寄送给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4)隐名评审专家评审意见书直接寄回学院,学院应有专人负责接收和统计处理,并及时隐去评审意见书中的专家信息页,保证专家信息的保密性。在收齐全部(两份)评审意见书后,将隐名评审的最终结果通知博士生本人及其导师。

5)充分尊重评审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提出的意见。当两名评审专家中有一位专家认为送审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同意进入论文评阅阶段时,本次预评审即为不通过。当两名评审专家全部同意进入论文评阅阶段,博士生应根据预评审专家的意见对其博士学位论文作认真修改,并经导师审定后,方可进行论文评阅。

6)隐名预评审没有通过的博士生,必须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对学位论文作实质性的修改,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定稿,当论文修改工作时间达到专家建议的修改时间后1,才能向学院提交论文修改稿、论文修改相关说明和《博士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导师意见表(修改后再次提交)》,以重新申请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如博士研究生第二次隐名预评审仍没有通过,则还可以对论文进行修改后申请第三次隐名预评审。若第三次隐名盲审仍没通过,则需重新开题。若该博士生已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则将终止学业。

7)通过隐名预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经导师(组)同意,方可进入论文后续答辩工作。 四、其他说明事项

1、如博士生及其导师认为隐名评审不通过是因为学术观点分歧所致,或因其他原因致使评审有失公正,可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申诉2。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博士生及其导师的申诉意见进行审定,做出决定。

2、参与隐名评审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双向隐名”的原则,不得将评审人姓名和 1

注:如遇该时间要求已超出博士生最长修读年限,则可适当放宽,但至少需修改一个月后才能申请送审,最多申请送审三次。 2

注:第一次隐名预评审未通过者不能提出申诉。

单位泄露给他人或将作者及其导师姓名透露给评审人,保证隐名评审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否则学院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学位论文作者及其导师不得向有关工作人员打探评审专家信息。

3、学院送审的隐名评审专家评审费为500元/份,由导师从“研究生导师业务经费”中支出。

4、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负责解释。

附件一: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意见书 附件二: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专家库

附件三:《博士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导师意见表(第一次提交)》 附件四:《博士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导师意见表(修改后再次提交)》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