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2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范玉辰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9期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在自由、轻松、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课外阅读的,所以他们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和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还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从而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师要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激发兴趣,以趣促读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力、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就强,学习效果也好,思维活跃。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注意从激发学生兴趣起步,进而端正学生阅读动机,把学生导下“书海”,养成读好书的自觉性。首先,注重感情朗读,以“情”激趣。激情是寻找新知的推动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最活跃成分。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感情朗诵,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有声有色,富有激情,将学生带入角色,引入情境,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之中,此时让学生练读,学生的读就成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的,因而能读出文章中的喜、怒、哀、乐,能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还可以采用巧设悬念法来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因此,老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而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朝夕指点,从小学起就要养成以下阅读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养成经常诵读、默读的习惯。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读与理解的关系。

2.积累整理的习惯。小学语文中的文章是供学习的例文,文中有许多生字、生词、修辞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分门别类,随时整理积累,以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在于这日积月累,为初中高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3.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小学生在阅读中不认识的字、词太多了,要求学生要自觉翻检工具书,并结合该字词的语境断定其音、义。

4.提问答疑的习惯。阅读中善于提问并回答就会促进学生自己去推测分析领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自然而然会在回答中培养起来。

5.思考想象的习惯。语文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思考想象的再现培养思考想象的习惯,就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力图自己读懂、读通所读材料,多思考包括与前文的比较思考,与该文有联系知识的联想思考及展开想象翅膀的创造性思维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能使知识得以运用。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1.略读法。略读就是一个人以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略读速度应当是以最快的阅读速度来阅读书籍和文章,但略读不同于普通阅读。普通阅读需要一字不漏地将阅读材料全部看完,而在略读时,可以略去一些材料不读,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内容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把半个段落或一段的四分之三略去不读。略读范围很广,可用于阅读各学科的教科书、参考书、课外书籍和报刊。这种方法适合高年级段的学生。

2.精读法。精读法是指集中精力阅读书报上的一些重点文章,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情节生动,思想深刻,教师可以将这些文章作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观其概貌。这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快速处理和消化所需信息。我国古代有“读书十行俱下”之说,速读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默读法可以使学生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把看到的文章中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或精彩生动的词句、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落摘录下来,这样就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写读书心得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说,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得到很快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兼顾,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相信就一定能激发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