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拓展阅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4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请各位家长每次学完一课后,及时引导孩子们阅读,而且要多读几遍。

《我们的民族小学》拓展阅读

1、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měnɡ]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fù)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qiàn)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jiǎo)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jiáo)着青草。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思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积累:这篇文章美得让人沉醉,文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美?的花朵,请把你喜欢的内容积累下来好吗?

《金色的草地》拓展阅读

2、吹泡泡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1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xuán)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儿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diān)??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 积累:把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抄写下来。

《爬天都峰》拓展阅读

3、一次著名的冲刺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比赛正值闷热的夏天,马拉松运动员杜伦多·派特利虽然一路遥遥领先,并第一个跑进体育场,但因体力消耗太大,他晕倒了。这时,一位医护人员冲进场地,把派特利扶起来。于是,一个历史性的场面出现了:

派特利迈着蹒跚的步子,顽强地向终点跑去。在这最后的短短路程中,他五次摔倒,又五次咬紧牙关爬起来。此时此刻,全场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派特利那艰难的脚步上。一步、两步??人们多么希望这位坚强的人能胜利到达终点。但是,派特利实在太累了,在离终点只有15米的地方,他再次晕倒。这时,工作人员又一次冲进场地,架起了派特利,并搀着他跑过了终点。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杜伦多·派特利跑完全程共用了2小时54分26秒,比第二个进体育场的约翰·希斯快了整整32秒。

但根据比赛规则,约翰·希斯获得了金牌。派特利的名字虽然没能写进奥运会成绩册,却伴随着奥运会的发展而流传至今。那一天,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主教说:

“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重要。”从此,那句“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名言不胫而走。

2

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绝招》拓展阅读

4、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它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贝。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八月,天气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鞭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

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积累:在这篇文章里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把它们背下来吧!

《灰雀》拓展阅读

5、登山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

普罗宁四周都是巍峨的高山。一天早晨,列宁请波兰革命者巴果茨基作向导,上山顶去看日出,但是出发晚了点儿。

“有没有到山顶的近路呢?”列宁问巴果茨基。

3

“有是有。就是??” “什么?”

“路太窄,又太危险,要经过深渊边上。” “您走过这条小路吗?” “走过几次??” “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小路跟前。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您看看,是这样的路。”巴果茨基说,“您不能从这儿过。” “那么您呢?您能过去吗?”列宁问。 “当然能。不信,我走给您看看。”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走过了最险的地方,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才回过头来看列宁。这一看,吓得他险些掉进深渊。

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

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他们登上山顶,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雾。远处蔚蓝色的湖水开始反射出耀眼的亮光。

山顶上的雪刹那间变成了粉红色,树丛和草地上的露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们开始往回走。

“回去不用着急了,”巴果茨基说,“我们不必走那条险路了。” “可是我,”列宁说,“我打算仍旧走那条小路。” “为什么?”

“很愿意解释一下,但是必须在走过那条小路之后才行。” 于是,他们又来到靠近深渊的那条小路。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巴果茨基也顺利地走了过来。列宁握着他的手,说:“感谢您陪伴我,这次

4

野游非常有趣。”

“现在请您告诉我吧,”巴果茨基说,“您为什么还要走这条危险的小路?”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思考:列宁在回来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小路?从列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积累:这篇文章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很有特点,你能模仿写一段话吗?

《小摄影师》拓展阅读

6、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jué)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利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高尔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给’永远比 ‘拿’愉快?这句话的?

《奇怪的大石头》拓展阅读二

7、“神童”的秘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