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4:47: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5课 上古三代的更替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程,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基础知识。通过对甲骨文的辨认,激发学生探寻古文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懂得可通过考古材料来了解历史。指导学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较表和家庭亲属世系表,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图片进行分析推理、大胆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学会用观察法、阅读法等来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
2.通过学生探究教师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求知习惯,培养其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夏、商、周的灭亡说明昏庸、暴虐的统治注定要失败。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其对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起了一定的作 用,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重点难点1.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权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世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这些都是初一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第4课夏的建立与国家的产生。了解了禅让制,这种我国古代部落联盟时期以原始民族方式推荐首领的传说。同样,在传说中有古代圣贤的代表尧、舜、禹。禹之所以被人们尊称为“大禹”,是因为他治水有功,在治水的过程在他因势利导,变“堵”为“疏”,降服洪水。禹去逝后,启击败伯益,取得权位,建立夏朝。从此,“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1.夏、商、周的更迭
(1)简要说明夏、商、周三代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向学生交代“公元”、“公元前”、“公元后”、“世纪”等基本概念。
1 / 21
(2)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其主要标志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帮助学生理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公天下”转化为“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3)“殷商”及“殷墟”的概念。补充“殷墟”发掘的过程。并告诉学生“殷墟”以外 还有许多商朝遗址,鼓励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适当补充甲骨文字,让学生来辨认,并讲述甲骨文的刻制经过,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甲骨文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 (4)牧野之战。商纣王的暴政,如创设“炮烙之刑”就是导致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学生回答后指出:商纣王的失败证明“得贤者昌,失贤者亡”的道理。 2.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其一,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其二,分封办法。其三,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其四,分封的作用。
(2)宗法制。思考西周实行宗法制的原因,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使学生辩证地看待宗法制的历史作用,进一步突出教材的重点。
(3)“宗法制示意图”和《汉书?食货志》的有关记载,加深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 (4)“家庭亲属世系示意图”。制作家庭亲属世系表,增进家庭亲情关系,培养实践能力。 (5)西周末年政局动荡不安,而幽王还在演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王昏庸、诸侯离心离德、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犬戎日崛起,皆成为西周灭亡的原因。
启发:让学生回忆史书、小说、电影中的商纣王、周武王等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比较商朝与西周灭亡的原因的共同点,明白统治者的品行和统治政策,与国家兴亡的密切关系。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一个王朝要了解它的起止时间、建立者、都城、重要的领导人,重要的制度。 2.学习战争要掌握它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经过、结果及其典型性。 3.分封制和宗法制作为重要的制度,我们要掌握其实施的目的、方法、作用。
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