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11:50: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体积和体积单位》听课心得
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这次远程研修学习活动启示我,教学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养成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的习惯,我相信在耕耘之后会获得满意收获!下面我就针对刘老师的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谈一下我的感受与收获。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刘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我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土豆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习资源。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刘老师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刘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刘老师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我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自主探究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无论是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再到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或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积单位,刘老师把学生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帮扶者、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