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与气割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4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焊接与气割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焊接与气割作业。 二、危险源分析及防控措施

(一)作业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包括:(1)火灾爆炸;(2)烫伤;(3)触电;(4)其他伤害。

(二)防控措施:

(1)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熟知危险源因素及防范措施;

(2)灭火器等应急器材配备到位;

(3)作业所使用的工器具应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5)作业过程监护人应始终做好现场监护。 三、作业过程要求及注意事项

(1)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2)作业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符合安全要求;并根据公司动火作业管理规定,先审批后作业。

(3)作业时,应有防止触电、灼伤、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得利用管道、设备、容器、钢轨、脚手架、钢丝绳等作为临时接地

线(接零线)的通路。

(4)在金属容器内、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容器、管道进行焊接与切割时,无可靠安全保障措施禁止焊割。凡密封、有液体压力、气体压力及带电的设备的容器、管道不应焊割。

(5)禁止在贮存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车辆、容器等的库区、混凝土地面上、油漆未干的结构和其他物体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6)在距焊接作业点火源10m以内,在高空作业下方和火星所涉及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易燃物品。如不能撤离,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隔绝火星与易燃物接触。风力超过5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焊接或气割。风力5级以下、3级以上时应搭设挡风屏,以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

(7)焊接和气割的工作场所光线应保持充足。工作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在金属容器或潮湿地点工作行灯电压不应超过12V。

(8)在潮湿地方、金属容器和箱型结构内作业,焊工应穿干燥的工作服和绝缘胶鞋,身体不应与被焊接件接触,脚下应垫绝缘垫。在金属容器中进行气焊和气割工作时,焊割炬应在容器外点火调试。严禁将行灯变压器及焊机调压器带入金属容器内。

(9)离地面1.5m以上进行焊割作业应设置脚手架或专

用作业平台,并应设有1m高防护栏杆,脚下所用垫物要牢固可靠。高空焊割作业须设监护人,焊接电源开关应设在监护人近旁。

(10)气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应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或火源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m(高处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同时使用两种气体进行焊接或切割时,不同气瓶减压器的出口端都应装上各自的单向阀,以防止气流相互倒灌。

(11)作业结束后应清理场地、消除焊件余热、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四、应急措施

作业过程一旦出现突发应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人汇报现场情况。如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同时拨打报警求助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