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厦门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0:52: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厦门大学

——传播学

1

首先为什么会选择考研呢?我是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学生,大学学习生活都相对轻松,除了按部就班完成规定的学分,就是吃喝玩乐,虽然课程学习成绩不错,但我总觉得不够踏实。后来感觉这样下去绝对不行,就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当然我也纠结了很长时间,也向很多学长学姐、同学咨询,得到的回答也都不一样,最后还是绝对往上走。就这样,一直到了大三暑假的7月底,终于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考研了。

决定考研后,就制定了一部分考研计划。首先选择报考院校,中学时期我也有过清华北大的梦想,但我始终还是没胆量报考这两所学校。思前想后啊,我本科学的专业是经济,考什么好呢,又是一个困难的选择。我把所有985高校的研招专业、考试课程都浏览了几遍,后来决定考厦大的传播学。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历年都是全国报考热点,网络报名曾突破一千人大关。然而除去免推生,录取的只有有限的五六十个名额,如何使自己脱颖而出,除了一步步塌塌实实地准备,还要掌握一些巧劲,争取在复习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中传播学与新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从2007年起合卷,即一份卷子考传播也考新闻,这便加大了对学子们专业素养的要求,合卷初衷是希望学子们能够即“博”又“专”,不仅在广告分析方面能够如数家珍,还能够运用新闻基本理论分析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新闻理论的研究方向以及新闻史发展历程。因此,准备报考厦大新闻传播系的学子们,博览群书,努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是很重要的。

下面说说备考过程中要避免的两点: 一是死背书

有些同学整理了厚厚的几本笔记死记硬背,殊不知实务是十分灵活的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擅长记忆、理解,还要求学子们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课本上知识对社会现象、广告案例和新闻热点进行条分缕析、逻辑清楚的剖析,这便要求学生有深厚的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决定考研,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

二是专业面不广

没有找到新闻、广告“共通的意义空间”,考传播的同学重广告轻新闻,以至于新闻评论失利;考新闻的同学重新闻轻广告,以至于连广告题目都读不懂。新闻、广告合卷,充分体现了新闻与传播系招收知识面广泛生员的要求。学广告对新闻一窍不通、学新闻对广告嗤之以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新闻与广告本来就是紧密相连不分家。因此,要让“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不拖后腿,甚至请之为自己挣分,便要老老实实点滴积累,培养对新闻和广告的感觉,让自己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都提高一个水平。

好啦,避免了这些,我来谈谈我的公共课备考吧。

英语:《单词书》(随便哪本都行,不要简易版)《经济学人》《真题1997-2017》。英文需不需要做模拟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话是不做。但是我觉得真题要反复做。首先,经济学人是前期可以当晨读材料的,这里要说一下,英语虽然只有笔试,但是读是一个不可以放弃的过程。学语言听说读写是分不开的,可以把真题,或者经济学人当做晨读材料,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整体的语感都会提升的。其次,单词不能偷懒,整本都要背,而且要快速反复背,这样会比你单纯地一遍背很久效果要强烈很多。至于怎么背,各有各法,不介绍。可以APP,不过本人喜欢拿书背,这样成就感更强。

最后,真题反复做,不是指一遍一遍得做。我可以分PART做,也可以一年一年做,看个人喜好。但是做好不能校对完答案就收起来。最起码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里面生词,好的表达,好的句子全部抄下来积累,这个工作量其实相当大,但是我觉得做这个挺开心的。第二,分析为什么会错,这个不用像那些辅导书一样很客套得拆分结构怎么样,主要你要知道,为什么我不会想到这里,是遗漏了什么信息细节,还是我的思维有问题,比如说很喜欢去发散思考。这样长久下去,你会发现,看到什么,你会马上反应到出题人就是想在这里出陷阱的。

政治:政治前期的话还是要在市面上买一本总结归纳所有知识点的书来看的,市面上很多随便买一本都可以不用纠结,只要总结的到位就好,就像我前面说的所有的考试辅导类教材精髓都是一样的,就是帮你考过去。

3

我对政治没有太高的要求,看完一遍所有的知识点花了9月份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跟英语一样每周做一张真题,做完以后归纳整理,每次能做个70分左右我就没花功夫再看第二遍教材了。后来我有买过风中劲草和《政治新时器》,据说是考前突击必备神器,但是我看不懂那本书,那里面各种各样的符号看得我头疼就放弃了,我对这种图文并茂什么的特别不敏感== 然后特别要感谢的是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卷,今年大题压得特别准,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后简直是激动的两眼泪汪汪啊,当然这个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在,今年压中了明年就不一定了,所以知识点还是要过的,真题也还是要做的同志们~~~

专业课:

首先,推荐大家九本参考书: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程曼丽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段鹏 张磊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电视新闻学》 叶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告心理学》 黄合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 纪华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学概论》 陈培爱 高等教育出版社 《报纸编辑学教程》 郑兴东 人大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人大版 在看专业课参考书时,一定要注意一下两点:

(1) 框架最重要。比如说章节和章节,事件和事件,事件和背景,事件和人物,都需要联系起来,不然背到最后思维混乱到一塌糊涂是必然结果。所谓框架,就是课本的目录,搞清楚目录,然后在目录下面再做展开。

(2) 所谓重点。很多同学觉得新闻史抓不到重点,内容很多很零碎。老师要考察的重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此时期的主流。

总结:课本是重点,不要抱着复习全书一个劲啃。紧紧的结合课本,如果你课本还没有理解复习到位就操心着要不要找点其他的什么背景

4

资料来背背增加点课外知识,这些全是白费劲。虽然厦大考试考能力和知识面,但是厦大考的重点是他给你的书单,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扩展知识。先抓到你能抓到的分数,再考虑其他的东西。 其他问题 1、要不要报班?

就我个人讲,报班无疑会让我心里踏实些。辅导班的作用是可以节省你很多时间(包括老师信息、学习方法、历年真题),指导你少走弯路,给你指引一个大方向而不至于走偏;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辅导班,不能认为我报了班甚至报了一对一就万事大吉,如果内在主动学习动力不强,那谁都救不了你。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下辅导班,一路陪我们走完了全程。

2、要不要找研友?

一开始我并没有找研友,一直都一个人复习;我认为找研友的话两个人自制力强还可以,自制力弱的很容易被对方的状态影响到,其次还免不了浪费时间,个人时间安排不自由。后来暑假的时候,我在猫哥班上遇到了现在的研友,是因为感觉我们两个性格、脾气比较相投。我们并不在一个学校,约好一个月只碰面一次,聊聊最近复习的状态以及遇到的问题,互相鼓励打气,最终我们两个一块进了复试。

3、这个时候的恋情怎么办?

如果没有开始,这个萌芽就不要发了;如果正在进行中,请跟对方好好谈一谈,让对方做好不会有太多陪伴时间的准备,这个时候一切都要为考研让路。

4、老是控制不住玩手机怎么办?

请记住一句话:考上=1%的努力+99%的不玩手机。控制不住就不要带在身上。这个时候不要频繁的发状态,如果没有考上都是顾影自怜。

5、真题什么时候做?

英语等打好单词基础的时候做;政治真题只需要做一做选择;专业课真题贯穿在复习全程,每个阶段都试着亲手动笔写一写,因为每个阶段对真题的理解也会不一样。

5

6、压力大,紧张怎么办?

请一定找一个永远支持你的人倾诉一下,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同学也好,男女朋友也好,他必须在考研这条路上义无返顾的支持你,而不是在你耳边打退堂鼓,说什么“太难了换学校吧”或“咱干脆不考了”这样的话。

7、心太大找不到紧张感怎么办? 拿一套真题羞辱一下自己。 8、每天复习时间多长好?

很多人,包括我一开始也是,总认为虽然我每天时间不长,但我效率高啊。可是,后来一想,我怎么就确定比别人效率高了?你要知道,别人是不是不如你有效率你不能确定,你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别人是不是比你努力。你六点起会困,八点起照样困,扛不住了就喝杯咖啡顶一下,顶不住就站着学,总有一种方法适合你。考研很辛苦,如果你没做好要吃苦的准备,就不要在出成绩的时候落泪。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不用羡慕别人的成功,那些风光,不过是因为他们在你看不见的时候,流下了你想象不到的汗水。年轻人,别太急躁,别太懒惰,不能踏踏实实做事,就别怨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在这里想说明一下,我这还有好多关于厦门大学新传的相关资料,有我自己备考时候用的书和资料,有一些参考书是做了笔记的,还有是完全新的书。还有一些真题,期中期末试题,视频,笔记,看书心得等。如果你们想要这些资料,可以下载high研app随时联系我,那里有我的联系方式。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干货,我敢保证,绝对可以帮到现在备考的你们。加油,祝福你们都能圆梦厦门大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