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第二学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01: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楚雄市吕合镇初级中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学期: 春季 科目: 语文 年级:七下 教师: 卜瑞萍 授课周次: 4

课题 5、黄河颂——光未然 第2课时 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重点) 2.了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重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领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齐声朗读课文《黄河颂》 思考: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的?相关语句是什么?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文章的歌词部分,从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总结,5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 1、 歌词部分连续三次写“啊!黄河!”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合作指导:先自行分析(从内容和情感),3分钟;而后小组讨论,5分钟。 展示点拨 巩固达标 一、 交流分析 1、歌词部分连续三次写“啊!黄河!”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歌词的主体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3、写作鉴赏:虚实结合 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融合,赋予自然之物以情感,表现出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种融入审美体验的技法有极强的感染作用,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崇高的美的体验。 二、总结: 生谈学习本文感受: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朗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不限。 四、作业:课外分工合作,通过电视、网络、诗文集、教科书等搜集有关黄河的诗文、传说等,编一期《感悟黄河》小报,在班内展评。欣赏《黄河大合唱》。 说说你对“黄河”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教务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