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地铁大跨度拱盖暗挖施工中沉降控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58: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地铁大跨度拱盖暗挖施工中沉降控制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地铁中,大跨度单拱浅埋暗挖车站施工中,通过采用拱部双层初期支护格栅整体架设喷锚的方法,确保拱部初期支护的线形与质量,总结形成一种有效控制地铁大跨度开挖施工中沉降的方法。

关键词:地铁车站 浅埋暗挖 较大跨度 控制沉降 一、引言

1、地铁车站工程概况

以某城市地铁车站为例,地下双层岛式车站,设计标准为施工期间地表沉降值控制在30mm内。车站主体支护结构为临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车站长173.6m,车站拱部初支净跨22.4m,净高6.8m。

2、工程地质情况

本车站地貌为坡残积台地,后经人工改造,场地由东向西倾斜,地面高程为29.62~37.71m。车站主要穿越中风化板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主体结构覆土厚度约为7.81m~12.83m。场地内无地表河流,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略具承压性,孔隙水与裂隙水局部具有连通性。稳定地下水位埋深4.50~11.00m。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弱腐蚀性。

图一 上台阶掌子面围岩照片

-------------

-------------

图二 下台阶掌子面围岩照片

3、车站设计施工步骤

a、施作导洞拱部超前小导管并预注浆液,开挖主体1、2号边导洞并施工初期支护,两导洞贯通后施作冠梁。b、台阶法开挖主体3、4号中间导洞并施作车站拱部第一层初期支护,两部分掌子面错开不小于30m,采用混凝土回填主体1、2号边导洞背后空余部位。c、施作车站拱部第二层初期支护,每施工两榀内层初支拆除主体1、2号边导洞部分初期支护结构及中隔壁。d、车站主体双层初支完成后,沿车站纵向分若干个施工段(不大于两个跨柱),在每个施工段分层开挖岩体,同时侧墙打入砂浆锚杆及第一道预应力锚索,并施工侧墙初支结构,侧墙2m范围内采用松动爆破或非钻爆破法开挖,保证冠梁下岩石完整。e、开挖至洞底标高后,施工垫板垫层。由下往上施作底板防水层、底板二衬混凝土及侧墙混凝土;分段施工站台层立柱中纵梁及中板;最后施工拱顶二衬混凝土、剩余侧墙及轨顶风道内部结构,完成车站结构施工。车站结构施工完成后如图3所示。

-------------

-------------

图3 车站结构完成后示意图

4、车站导洞初期支护参数

a、主体1#、2#导洞主要施工参数:Φ42*3.25mm超前小导管(L=2.5m,环向间距0.3m)预注浆;Φ25主筋格栅,间距0.5m;内外双层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0*200mm;内外双排Φ22纵向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0m;300mm厚C25喷混凝土。

b、主体3#、4#导洞及扣拱主要施工参数:扣拱一次初支,拱部范围内Φ42*3.25mm超前小导管(L=2.5m,环向间距0.3m)预注浆;Φ25主筋格栅,间距0.5m,350mm厚C25喷射混凝土;内外双排Φ22纵向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0m;内外双层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0*200mm;扣拱二次初支,Φ22主筋格栅,间距0.5m,250mm厚C25喷射混凝土;Φ20纵向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0m,内外双排;Φ8钢筋网片,内外双层,网格间距200*2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