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46: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

作者:赵新意 谭淳月 武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之母,以其古代匠人的精雕细琢以及文人墨客的浓厚造园艺术积淀为特色,在世界园林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瞻园。也以其独特的造景艺术效果,为后世所赞叹。本文主要以南京瞻园为例,浅析了我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瞻园;植物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1 1.瞻园概况

瞻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坐北朝南,全园仅八亩,园林绿化面积达到15500平方米。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瞻园也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园内布局精巧,设计独特。1960年刘敦桢教授受政府委托主持瞻园的修复工作。修复后不仅保留了园林原有的格局,而且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造园艺术[1]。

清康熙、雍正年间袁江曾绘《瞻园图》(图二),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一座山水清幽的江南园林。明清时期,瞻园曾以“石坡、梅花坞、平台、抱石轩、老树斋、北楼、翼然亭、钓台、板桥、木香廊、竹深处”等十八景名噪一时,目前可考的只有十二景[2]。就如同传统的江南私家园林一样,瞻园也体现着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向往生活、桃源之志。寄托着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志趣,方寸之间体现着造园匠人的崇尚自然、淡泊、恬淡、寡欲、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由假山石、植物、水体及亭廊榭等塑造出一种文人所特有的园林意境之美。 2.造园艺术 2.1置石理水

“相地和宜,构园得体”,造园与自然条件、社会状况、环境因素等相结合,精心谋划、巧妙布局,方可构成佳园。瞻园以石胜,采用山为主、水为辅的山水布局。[1]“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3]。

瞻园全园面积仅8亩,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瞻园内有着极其丰富的假山叠石技巧,有北、南、西三座假山,瞻园的南入口处假山位于静妙堂前,南假山约以千余吨太湖石拼接相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成,在静妙堂前形成一处甚为壮观的场景。而北假山位于静妙堂北,在观鱼亭的西部,与观鱼亭有一板桥相连接。北假山面积达1100平方米,系明代园林遗存,同南假山一样,北假山也由姿态各异的太湖石堆叠而成。而在北假山下有低而平的两层石矶,虽经过后世所修整,但整体姿态仍宛若自然,硬质石材却总可品出有一种灵动有趣之感。从北假山经8.87米长三曲桥登岸,即西假山[4]。

瞻园假山大多为傍水而建,多飞湍瀑流于太湖山石堆叠之中,池面的山以土带石。山间有谷道,以石叠成石壁,山脊曲径,点以石阶,加上林木草丛,仿佛天然山麓一般,甚是巧妙。瞻园整体山石布局奇巧,山前池畔、溪涧多植花草藤蔓植物。水池搭配着太湖假山,瞻园整个池水以小见大,在较小的空间以灵动的手法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水面,瞻园就如同这繁华淮河之畔的世外桃源,文人墨客的魂牵梦萦之地。 2.2巧设建筑

瞻园地处市井之中,占地面积较小,且园内大部分为假山水体与植物,古代匠人总能在面积不大的建筑小品的规划布局内产生和整体景观植物、水体、假山石的衔接与联系。例如瞻园中建造的大多为曲廊,廊架逶迤曲折,且曲廊一部分还会依墙而建,其他部分转折向外部,由此组成了一个个不同形状且不同大小的空间。而造园师往往会在这些角隅之中栽植当地乡土植物,用植物花草的生命活力来打造出一处处独特且美丽的角隅之地,由此达到步移景异之感。 瞻园中的小品大多为依水傍山而设,就如宽阔的北池西面的假山石上挺立着岁寒亭与扇亭。这两处隐匿于“山野丛林”处的亭,与环境相融合,与景色相协调,而东岸的观鱼亭架于水上,游人疲惫时,大多在这亭处休憩,观鱼跃游,闻鸟莺莺,赏自然之景岂不妙哉、雅哉! 3.植物配置

植物赋予山水和建筑以活力,在园林营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正如计成所言,造园之最高境界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植物景观具有采其自然、顺其天成之特点,力图体现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生长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还具有象征意义,如梅花有品质孤傲、清高之意,菊花有隐逸、君子之意等。

瞻园地处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适宜,植物种类也极其丰富,例如我们熟知的松柏、腊梅、绿柳、红桃、菊花、牡丹、芍药、幽兰、碧莲等传统园林植物,还有木香、紫藤、海棠等江南特色植物。而且瞻园内的植物搭配依山傍石,巧于因借。通过合理的树种选择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相协调。植物作为造园四大要素之一,有着两大特点一方面,作为对山体硬质骨架的软质补充,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顺应山行地势的起伏变化而变化,高低错落,富有层次[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瞻园的植物造景突出重点,协调搭配,起到了划分空间的效果,其构成的空间,不同于建筑围合的空间,建筑的硬质是没有生命力的冰冷围合,而利用植物造景所打造的空间却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空间形态。 4.结语

瞻园凭借其独特的园林造园手法,在江南四大园林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瞻园由私家宅园发展成为官署花园,再到称为开放式园林,传承近五百载,尽现了江南园林秀美雅致的特点,至今仍为南京一处绝佳观赏游览景点。学生知识阅历尚浅,仅从现阶段所学及亲身所感完成对于瞻园的造园艺术浅析,望能展现些许瞻园的独特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徐岚. 瞻园园林艺术赏析[J]. 浙江工艺美术, 2000(Z1):18-20.

[2]袁蓉.从江南名园到皇家苑囿——瞻園和如园造园艺术初探[J]. 东南文化, 2010(4):115-120.

[3]明.文震亨;《长物志》

[4]瞻园简介 .新华网.2013年01月23日

[5]夏才根. 瞻园的植物配置艺术探究[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09, 3(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