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调查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4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育意愿调查总结

篇一: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20XX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如此庞大的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们的生育观念对未来中国居民的生育行为必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生育观念是必要的。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人口社会学》这本课程,结合所学的知识,我们小组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以滨州学院为例,在先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问卷,利用问卷法调查本校的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共计60名大学生的生育观,使用SPSS软件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传统及现代生育观的定义和差别。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反映对生育行为的价值取向。生育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而存在,这包含了生育意愿和生育动机两个方面,生育观念对生育意愿有制约作用。长期、稳定的生育观念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了生育文化,

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生育观是指形成并续存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育观,是与“早、多、男”的生育意愿相匹配的。其特征表现为:在生育认识上,生育男孩具有经济等多方面的显著效用;在生育科学方面,生育知识的匾乏,对生殖规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传统生育观的核心内容是“重男轻女”。现代生育观是与“晚、优、平”的生育意愿相对应的,与传统生育观的明显区别包括:生育数量由传统的多生向现代的少生方向转变;生育有性别偏好向无性别偏好转变;生育时间从早婚早育向晚婚晚育转变;生育质量由片面追求数量向注重生育质量的方向转变。从现代生育观的价值体系看:认为生育行为要以增添生活乐趣等为目的、男女性别应该平衡、男女应该平等、要生育高质量的子女。 三、大学生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 1、在生育年龄的选择上

经调查发现在女生中,%的认为在24-26岁生第一个孩子,75%的认为在27-29岁生第一个孩子,%的认为在30-34岁生第一个孩子;在男生中,%

的认为在24-26岁生第一个孩子,%的认为在27-29岁生第一个孩子。这说明学生除了在学业期间不能生育外,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婚后5到7年内才要生育孩子,这体现了现代生育观的“晚育”观念。

2、对生育子女数量的看法

经调查发现在女生中,%的理想家庭模式是丁克家庭,%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单子女家庭(男),%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单子女家庭(女),%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双子女家庭(一男一女),%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双子女家庭(不论男女),%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多子女家庭(至少有男孩);在男生中,3%的理想家庭模式是丁克家庭,15%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单子女家庭(男),20%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单子女家庭(女),45%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双子女家庭(一男一女),7%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双子女家庭(不论男女),10%的理想家庭模式是多子女家庭(至少有男孩)。大多数学生选择要两个孩子,这说明大学生在生育子女数量上趋于理性。我猜测今后的人口数量将会逐渐趋于控制范围内,而且这一改变也会对人口老龄化速度也有一定的缓解,并有可能改善一个年轻人赡养一堆老年人和单个子女的孤独等相关问题。 3、对生男、生女的态度

经调查发现在女生中,%的希望生男孩,%的希望生女孩,%的对生男生女无所谓。在男生中,%的希望要男孩,%的希望要女孩,75%的对要男要女无所谓。这说明大学生对子女的性别偏好淡化,“重男轻女”的观念弱化了,大多数学生对生男孩女孩无所谓。 4、生育子女的目的(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