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7 7:16: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采 油 初 级 工 试 题
1.(D)是指在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经过搬运、沉
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A)岩浆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沉积岩 2.在(B)条件下形成的、由各种沉积物组成的岩石都属于沉积岩。
(A)内力地质作用 (B)外力地质作用 (C)内外力地质作用 (D)物理、化学作用 3.石油和天然气与(A)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4.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5.沉积岩一般可分为(D)三大类。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粘土岩、碳酸岩盐、砾岩 (C)碳酸岩、碎屑岩、变质岩 (D)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6.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都属于(B)。
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火成岩 7.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成分、结构、构造。
(A)岩石成因 (B)化学成因 (C)SO2含量 (D)矿物成因 8.油气主要储存在(B)的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裂缝中 (B)砂岩油层中 (C)溶洞中 (D)断层中 9.在碎屑岩中最有利于储油的岩层为(A)。
(A)砂岩 (B)泥岩 (C)页岩 (D)岩浆岩 10.碎屑岩是以(B)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A)岩石物质 (B)碎屑物质 (C)溶解物质 (D)残余物质 11.粘土岩是主要由(C)组成的岩石。
(A)碎屑物质 (B)硅质物质 (C)粘土矿物 (D)溶解物质 12.既能作为生油岩,又能作为盖层的岩石是(B)。
(A)砾岩 (B)粘土岩 (C)砂岩 (D)粉砂岩 13.(D)是以碳酸盐类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A)粘土岩 (B)砂岩 (C)变质岩 (D)碳酸盐岩 14.碳酸盐岩与石油关系密切,它既可以(C),也可以储油。
(A)盖层 (B)储集层 (C)生油 (D)粘土层 15.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是(D)形成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A)火成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沉积岩
16.风化剥蚀的产物,通过风、流水、冰川等自然运动的介质携带下,离开原地向它处迁
移,这个过程称为(D)。 (A)风化作用 (B)化学作用 (C)物理作用 (D)搬运作用 17.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是沉积岩中的(B)。
(A)无机质 (B)有机质 (C)化学物质 (D)矿物质 18.(A)的遗体是生成油气的主要物质。
(A)低等生物 (B)高等生物 (C)古生物 (D)古化石 19.有机质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C)。
(A)高等动物 (B)高等植物 (C)生物遗体 (D)古植物 20.(B)是生成油气的最有利地区。
(A)深海区 (B)浅海区 (C)大陆相 (D)半深海区 21.陆相环境中的深水—半深水(C)都是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区域。
(A)沉积相 (B)陆相 (C)湖泊相 (D)海相 22.油气生成过程实质是有机质在一定物理、生物化学条件下,完成(A)的过程。
(A)去氧加氢富碳 (B)加氧去氢 (C)富碳加氧 (D)富氧加氢 23.(C)对有机质转化成石油有决定性影响。
(A)断层 (B)背斜 (C)温度 (D)岩性
24.压力的增加将加速有机质向(A)的进程,同时还可使重质组分再度产生轻质烃类。
(A)油气转化 (B)油气运移 (C)储油层 (D)油气储集 25.(B)是将有机质中的氧、氮、硫、磷等元素分离出来,使碳、氢在有机质中富集。
(A)运移方式 (B)细菌作用 (C)有机质 (D)地质作用 26.(D)催化能力很强,对加速有机质的分解、生成油气起着重要作用。
(A)化学作用 (B)物理作用 (C)沉积作用 (D)催化剂 27.(B)是生成油、气的根据,物理、生物化学条件是外部条件。
(A)沉积岩 (B)有机质 (C)泥岩 (D)植物 28.(A)是指油、气在地壳中的移动
(A)油气运移 (B)油气生成 (C)储油层 (D)生油层 29.油膜或油滴因地层压力的增大而被挤出(B),向低压力的方向运移。
(A)盖层 (B)岩石孔隙 (C)压力区 (D)运移 30.(B)的动力主要有动压力、地静压力、水动力、浮力、毛细管力。
(A)油气生成 (B)油气运移 (C)油气转化 (D)油气储集 31.由上覆沉积层的重量所引起的压力称为(A)。
(A)地静压力 (B)浮力 (C)流压 (D)静压力 32.(C)促使油、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
(A)油压 (B)静压力 (C)动压力 (D)流压 33.在倾斜地层中,推动石油沿上倾方向运移的是(D)。
(A)下降力 (B)水平力 (C)切割力 (D)浮力 34.油气从生油气层运移至(B),主要依赖于地静压力、动压力和毛细管力。
(A)盖层 (B)储油气层 (C)生油层 (D)圈闭 35.油气在储油气层内部运移时,(A)起主要作用。
(A)水动力 (B)毛细管力 (C)剪切力 (D)浮力 3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C)的运移。
(A)储油层向生油层 (B)生油层向盖层 (C)生油层向储油层 (D)盖层向生油层 37.油气从有孔隙或裂缝的储集层内在外力作用下,再次移动称为油气的(B)。
(A)初次运移 (B)二次运移 (C)三次运移 (D)四次运移 38.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因此能够流动,这是油、气能够发生(A)的内在因素。
(A)运移 (B)搬移 (C)生成 (D)三次运移 39.(C)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成的岩石总称。
(A)矿物 (B)化石 (C)地层 (D)岩石 40.表明地层先后顺序的时间概念称为(A)。
(A)地质时代 (B)地层单位 (C)地层 (D)岩石 41.在正常情况下,先沉积老地层,后沉积的是(B)。
(A)老岩石 (B)新地层 (C)新岩石 (D)矿物 42.用以划分地球历史的单位是(B)。
(A)长度单位 (B)地质时代单位 (C)岩石单位 (D)地层单位 43.(B)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A)中生代 (B)古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代 44.国际性的地质时代单位有(A)。
(A)宙、代、纪、世 (B)代、纪、世、时
(C)世、纪、宇、界 (D)界、世、期、时 45.地球的地质历史时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C)、新生代。
(A)侏罗纪 (B)寒武纪 (C)中生代 (D)第三纪 46.划分地层的单位称为(B)。
(A)地质时代单位 (B)地层单位 (C)时间单位 (D)历史单位 47.在地球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它表面都有一套相应的(A)形成。
(A)地层 (B)辉石层 (C)花岗层 (D)玄武层 48.地壳上的全部地层分为五个大部分,即太古界、元古界、(B)、新生界。
(A)古生代、中生代 (B)古生界、中生界 (C)第三纪、第四纪 (D)志留纪、寒武纪 48.宇、界、系、统主要是根据(C)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
(A)岩石 (B)矿石 (C)生物 (D)岩性 49.国际性的地层单位是(B)。
(A)宙、界、系、统 (B)宇、界、系、统 (C)宙、代、纪、世 (D)宇、界、纪、世 50.(C)地层分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A)新生界 (B)古生界 (C)中生界 (D)太古界 51.界相当于一个(A)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 (B)宇 (C)时 (D)层
52.统是国际上通用的第四级地层单位,相当于一个(C)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界 (B)宇 (C)世 (D)期
53.一个油田的开发,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开发前的准备阶段,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及实
施投产,(A)。 (A)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B)调整三大矛盾 (C)调整探井 (D)完善观察井 54.油田开发(C),其主要任务是随着开发过程的发展,不断对油田进行开发调整,使油田
按要求生产,以取得预期的开发效果。 (A)开发前的准备阶段 (B)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及实施投产 (C)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D)以上都是
55.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详探、开发试验的基础上,搞清石油(B)及油
田地质特点。 (A)可采储量 (B)地质储量 (C)剩余可采储量 (D)表内储量 56.油田储量是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故必须算准(A)、各油层组的储量、各小层及油砂体
的储量。 (A)全油田的储量 (B)井组的储量 (C)区块的储量 (D)单井的储量 57.一个油田的地质储量计算准不准,直接关系到这个油田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来开采,采用
什么样的(B)和地面建设等重大问题。 (A)注水流程 (B)地面流程 (C)注气流程 (D)自喷井工艺流程 58.油田的(B)情况与油气水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油田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
(A)褶皱构造 (B)地质构造 (C)断裂构造 (D)断层构造 59.油田的构造情况、油气水在构造中的分布特点是选择合理(C)、布置油井必须考虑的地
质因素。 (A)开发原则 (B)开发层系 (C)开发方式 (D)开发井网 60.搞清油层的分布状态及变化规律是编制油田(A)的基础和根据。
(A)开发方案 (B)开发原则 (C)开发井组 (D)开发区块 61.最充分地利用(A),要有较高的采油速度、最终采收率和较长的稳产年限是合理开发油
气田的原则之一。 (A)自然资源 (B)人力、物力 (C)注水量、气油比 (D)增产措施
62.合理开发油气田的原则之一是:具有最好的(D),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出最
多的油气。 (A)以下都是 (B)放大采油、气速度 (C)增注措施 (D)经济效果 63.合理开发油气田的原则就是(A),高采收率,低采油、气成本和长期稳定高产。
(A)合理的采油、气速度 (B)放大采油、气速度 (C)合理的注水压差 (D)合理的生产压差 64.下列部件属于钻机提升系统的是(A)。
(A)游动滑车 (B)泵 (C)发电机 (D)钻杆 65.发电机属于钻机的(B)设备。
(A)传动 (B)动力 (C)循环 (D)提升 66.目前在钻井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钻头分为(B)类。
(A)2 (B)3 (C)4 (D) 67.促使钻头破碎井底岩石的工具是(B)。
(A)方钻杆 (B)钻柱 (C)钻井液 (D)钻机 68.钻井过程中地面机械动力是通过(C)传递给钻头的。
(A)游动滑车 (B)水龙带 (C)方钻杆 (D)转盘 69.钻井液对钻头和钻具有(A)作用。
(A)冷却和润滑 (B)施加压力 (C)传送扭矩 (D)升温 70.水基钻井液中的分散介质是(C)。
(A)粘土 (B)化学处理剂 (C)水 (D)水和粘土 71.油基钻井液的分散介质是(B)。
(A)水 (B)油 (C)化学药剂 (D)粘土 72.根据下入井中的套管的功用,可将其分为(B)种。
(A)2 (B)3 (C)4 (D)5 73.为分隔浅层地表的易垮塌地层而下入井内的套管称为(A)。
(A)表层套管 (B)技术套管 (C)油层套管 (D)尾管
74.钻穿油气层后,将套管下过油气层,固井后再用射孔器射穿油气层段的套管和水泥环,
形成油气流入井底的通道的完井方法称为(B)完井。 (A)套管 (B)射孔 (C)贯眼 (D)衬管 75.水基钻井液是由粘土、水和各种处理剂及加重材料组成的(D)。
(A)溶液 (B)悬浮体 (C)溶胶 (D)溶胶与悬浮体 76.钻井液的功用不包括(B)。
(A)稳定井壁 (B)形成水锁 (C)润滑钻头 (D)传递水功率 77.钻井液用来清洗井底,(A)钻屑,保持井眼清洁。
(A)悬浮、携带 (B)悬浮、冷却 (C)携带、润滑 (D)携带、冷却 78.单位体积钻井液的(A)称为钻井液密度。
(A)质量 (B)重量 (C)固相含量 (D)能量 79.在钻井过程中,地层(A),钻井液密度会升高。
(A)自然造浆 (B)加CMC (C)混油 (D)加水 80.钻井液粘度是一种(A)。
(A)内摩擦力 (B)结构力 (C)结构密度 (D)剪切力 81.钻井液中网架结构强度越大,钻井液切力(A)。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使钻井液流动越大 82.现场测量的钻井液滤失量是(B)。
(A)动失水 (B)静失水 (C)瞬时失水 (D)长期失水 83.钻井现场要求钻井液滤饼(B)。
(A)薄而疏松 (B)薄而致密 (C)厚而疏松 (D)厚而致密 84.遇阻卡划眼时,用(B)将钻具卡紧座于转盘中以传递力矩。
(A)吊卡 (B)卡瓦 (C)安全卡瓦 (D)液压大钳 85.用卡瓦卡钻铤时,必须与(C)配合使用,确保安全作业。
(A)吊卡 (B)吊钳 (C)安全卡瓦 (D)液压大钳
86.牙轮钻头按牙轮数目分为单牙轮钻头和多牙轮钻头等。目前普遍使用的是(C)钻头。
(A)单牙轮 (B)多牙轮 (C)三牙轮 (D)双牙轮 87.单锥三牙轮钻头适用于(B)地层。
(A)软 (B)硬 (C)中硬 (D)极软 88.PDC钻头最适合钻(D)地层。
(A)松软 (B)软 (C)中硬 (D)极硬 89.PDC钻头的缺点是(D)。
(A)使用寿命长 (B)具有高效切削作用 (C)最适合井下动力钻井 (D)抗冲击性能较差 90.方钻杆的主要作用是(C)。
(A)给钻头加压 (B)延长钻柱 (C)传递扭矩 (D)加深井眼 91.常用的钻杆本体壁厚为(B)mm。
(A)12-13 (B)7-11 (C)7-8 (D)11-12 92.配合接头按其作用可分为常用接头和(A)接头。
(A)特殊 (B)一般 (C)钻杆 (D)钻头 93.钻铤壁厚一般为(C)mm。
(A)20-25 (B)10-20 (C)38-53 (D)65-75 94.钻铤壁厚是钻杆壁厚的(A)。
(A)4-6 (B)7-8 (C)2-3 (D)7.5-8.5 95.在钻井生产中经常使用配合接头,其主要作用是(B)。
(A)保护钻具接头 (B)连接不同尺寸、扣型的钻具 (C)调整钻具长度 (D)便于卸扣 96.表层套管固井时,管外水泥通常返至(A)。
(A)地面 (B)1/2处 (C)1/3处 (D)2/3处 97.表层固井时,不能替空,管内水泥塞应在(A)m以内。
(A)20 (B)40 (C)50 (D)60 98.技术套管的返高,一般应返至所封地层(A)m以上。
(A)100 (B)50 (C)80 (D)200 99.技术套管没有(D)的作用。
(A)封隔复杂地层,便于下部继续钻井 (B)支撑油套重量 (C)安装井口防喷装置 (D)便于采油 100.完井作业中,下入(A),建立油、气通道。
(A)油层套管 (B)表层套管 (C)导管 (D)技术套管
101.油层套管外的水泥浆一般返至最上部的油、气层(A)m以上,对于高压油、气层,通
常返至地面。 (A)100 (B)75 (C)50 (D)25 102.钻机的游动系统包括(A)、游动滑车、大钩和钢丝绳。
(A)天车 (B)转盘 (C)水龙头 (D)绞车 103.既是钻井游动系统的主要设备,又是联接水龙头的部件是(C)。
(A)天车 (B)游车 (C)大钩 (D)钢丝绳 104.钻进时大钩通过水龙头联接钻柱,因此它承受(A)的重力。
(A)钻柱 (B)天车 (C)游车 (D)绞车 105.绞车的主刹车类型为(A)。
(A)带刹车 (B)水刹车 (C)电磁刹车 (D)液力变矩器 106.利用绞车的(B)可上卸钻具丝扣和起吊管子与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