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先进教研组申报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0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篇一:语文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 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

组长:谢老师,42岁 小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实验主持人 成员:马老师,40岁,小学高级教师,区优秀教师、区优质课执教者 孙老师,38岁,小学高级教师,区级优秀教师、区优 质课执教者 祝老师,35岁,小学高级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 卢老师,31岁,小学一级教师,学区教学能手

张老师,29岁,小学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区优质课执教者

戈老师,29岁,小学一级教师,区级优质课执教者韩老师,28岁,小学一级教师,区级优质课执教者美城中心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组严格遵照区、校两级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把教研活动开展的规范、有序、扎实、富有创造性,确保教研质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们教研组拥有一批经验丰富而敬业的老教师,全组8名教师中4名高级教师,他们都能独立处理教材和娴熟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语文教学素质。这8位成员都好学上进,均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其中5人本科段课程的学习已经完成,2人正在进行本科段课程的学习。全组人员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荣俱荣,一埙俱埙的观念,加上我们组成员以中青年为主,又有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学校领导作指导,老教师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高年级语文组长期荣膺学区先进教研称呼的根本保证。 一、 深入的学习,规范的管理,增强教师的教学内功

教研活动是老师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教学信息、集思广益的好途径。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老师们在每次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青年教师才会快速成长起来,教研组才会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会时时刻刻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为此,我们从夯实常规教研着手,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教研

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我们教研组响应学校的号召,特别注重理论学习。有了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教研活动就不会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的具体措施是:①每隔两周,教研组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的体会交流,或者是实验研究情况的交流。②组内每位成员至少订一份业务方面的杂志。③人人有学习笔记,理论学习笔记不少于8000字,坚持天天写教育日记。每学期,我们组的老师都以学习笔记数量多,体会深、书写认真博得我们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厚积而薄发才真正具有威力。广泛的学习,为我们组成员日后的创作和教科研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平时,要求组内各位成员要注意收集教育新信息。收集后要先自学、自悟,然后再以讲座的形式,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给大家。这样,既能督促组内成员不断自学新知识,及时扩大教育信息量,还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上不至于闭关自守。 2、 不断完善教研制度,以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开学初,写出具体的教研计划,并与其他组共同交流。每周三定时、定点、定内容、顶中心发言人进行教研活动。学期结束,要写出教研总结,评出学校先进教研个人和先进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做到了一次活动一总结,总结出每次教研活动的收获与不足。 二、 在规范中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我们高语组包括四年级备课组、五年级备课组。各备课组主要是抓集体备课,作业设计,实现资源共享。教研组规范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真正做到以集体的智慧备教材、备学生,在备课组活动中推行个人单元说课,以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益和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各备课组的单元说课要有详细的记录。课后注重教学回顾,做到勤记录、勤思考。严格做到每月一

次大集中,两周一次小集中。我们还开展了各具年级特色的备课组活动。四年级组常规工作到位,注重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五年级组注重练习资源共享,经常性进行交流研究。 几年来,我们的常规教研一直以“备、说、上、评”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核心,人人有备课、次次有所得,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教师的综合基本功不断提高。具体做法是: 1、 认真钻研,集体备课

周三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对教材内容(某一典型课例)深入钻研,查阅资料,从整组教材如手,重点钻研研究课。就课文的编排结构、字、词、句、篇一点一点地琢磨、推敲,从三维目标的整合上,精心选择教法,找准学法,安排教学流程。然后由中心发言人写出详实的说课材料,其他教师写出简要的说课材料。 2、 说课与评课相结合

下一次的教研活动时,由中心发言人重点说课。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理论依据。其他教师根据说课内容,各抒己见,共同商议,确定适合学情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最后中心发言人集思广益,修改说课材料,编写教学过程祥案。 3、 上课与评课相结合

中心发言人执教时全组教师随堂听课,并相机邀请专家或教研室领导听课。本组人员边听边思考教学流程中哪些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更易于接受。课后大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评课,虚心听取专家或教研室领导的点评和指导。随堂听课的老师也要根据自己的体会,用科学的眼光,以理论认识的高度评出本课枝教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人人写出评课材料,中心发言人进一步修改教案,写出教后自评。然后,其他教师在自己执教时汲取他人长处,同时在课堂上自觉纠正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真正使研究课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由于教研活动步步扎实,忙而有序,老师们真正在参与、在研究,次次就有收获,长持以往,大大提高了教师钻研教材、驾驭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增强了教师内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 加强专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走创新之路。

正是由于我们组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加以老师们自身的努力,我们教研组取得的教科研成绩十分显著。多年来,我们高语组成员坚持变革图强,锐意进取,在教育创新中走向未来。人人承担着区级实验课题,参与着市级、省级实验课题的研究,无论承担哪级教改实验,都始终坚持“四有”:1、有计划;

2、实验课有研究、有评课、有总结;3、有实验资料积累;4、有阶段实验小结。在实验中,开展好每周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每月一次的调研活动,把课题实验的研究深入到语文教研活动之中。每学期,实验人员至少上好两节实验课,同时,同实验课题组人员要随堂听课,把实验课纳入了“备、说、上、评”活动中,从而推动实验向深层发展,调动起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实验人员具有较高的实验意识,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我们高语组以新课程实施下的校本研训为载体,以课题案例研究为突破口,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为主阵地,结合市级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开展,人人规范开展课例研究,教研活动中以“听课+交流+反思”的过程进行,通过上公开课——组织听课——讨论评议,课后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做好交流活动,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形成互补、竞争、发展的新型协作关系。结合省级课题《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主要进行了朋友学生良好心理的研究。在活动中我们请专家指导、全体教师参与式讨论、学习反思形成学习共同体。我们组孙谢老师、孙老师围绕此实验撰写的两篇论文,获山东省科研成果奖。三年来,我们高语组人员获得的奖励有:

①论文:国家级 4 篇省级 8 篇市级3 篇

②优质课: 区级 4 节 学区级 2 节

(3)教学能手: 区级1 人 学区级 5人次 ④辅导奖:国家级4人

五年级语文知识竞赛区级第二名 课本剧 区级一等奖 ⑤结题的科研课题: 省级:《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2005 12结题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2005 11结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2006 8结题 市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006 9 结题 区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性》2003 12结题 ⑥科研成果奖:省级 4 人次

市级 1 人次⑦荣誉:省级1人市级 4 人次区级 13 人次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会坚定地沿着教研之路,继续走下去,力求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继续发扬我们明珠中心小学“博学、实践、求索、创新”的教风,努力为中区的教育教学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美城中心小学 高语组篇二:小学优秀小学语文教研组申报 小学优秀小学语文教研组 申 报 材 料

近两年来,在市教研室和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特别在我校教务处的直接关怀下,我校的低语教研组在借鉴以往活动经验、学习他人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结合我校实际,从活动的形式、内容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校语文学科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研组概况。

低语组下设3个分学段教研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共有3个备课组。教研组由13位充满活力的教师组成,有州级骨干教师,其中小高高教师4名,高级教师9名,,教研组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更有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明显。

在这个集体里,每位教师都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工作中,各成员更能扬长避短、群策群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添砖加瓦。在改革大潮中,用创新精神开辟学校语文教育新天地,增强语文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我们的努力下,小学低语教研组已成长为一支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重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全面实施。

1、抓教师的素质培养。 (1)实施“名师工程” 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每位教师填写《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成长袋,加强学科建设,让语文学科每一年级、每个学段都有1—2名骨干2,并逐步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行、专业素质高的骨干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提供条件,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夯实教师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