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课件-共30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36: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3、叶和花

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不用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材料:

各种形态的叶子、两株相同的植物、花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直接导入 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和调查 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用?

引导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用之处。 引导学生将带来的树叶分分类。 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预测 组织学生谈论应该如何比较。

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做?需要注意有哪些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实验。 你仔细看过花吗?说说 将你们带来的花画下来。 二、集体交流所观察到的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介绍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出示一朵百合花,问学生:你能在这多花上面把它的各个部分找出来吗? 指名认花的各部分。

组织学生认一认所带来的花的各个部分。

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组织学生说。 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三、 认识花的构造

四、 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回顾和解释

1.这一个单元,我们研究了植物各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谁来说一说? 2.安排全班进行种植交流。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4课: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哪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挂图以及图片,一些食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我们平常吃什么? 生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了解植物的用途

A:出示图片:棉花、枸杞子、各种蔬菜、燃料、建筑材料 B:分组研究 C:大组交流 D:小结:

棉花就可以用来进行纺织,做衣服。各种蔬菜都是我们平常必须要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还有……

(1)了解我们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A:出示图片: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 B:分组研究:我们吃它们的哪一部分。 C:大组交流。 D:小结:

土豆是吃的茎,香焦是吃的果实,南瓜是吃的果实,青菜是吃的茎和叶,山芋吃的是根。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

A:出示:一棵植物图

B:指出:叶、花、果实、茎、根、种子。 分组研讨:一棵西红柿植物。并进行记录。 C:大组交流: D:小结:

一棵西红柿植物,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我们吃的是果实。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1课、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

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2)师生交流。

(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

(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 (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

(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

(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

(7)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

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 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B.小组交流办法。

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 (三)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