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接触临床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实践与体会.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1:3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早期接触临床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

实践与体会

早期接触临床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课程 素质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质量和层次逐年提高。 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性的医学人才成为时代迫切的要求。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基本上还在一个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下运行[1],即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基础与临床脱节问题严重。 医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几乎没有机会接触临床,因此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职业无任何感性认识,觉得学医枯燥乏味,甚至萌生转专业的念头和行为。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院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早期接触临床工作,并将其作为必修课。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开设的感受和意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该课程,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已开设该课程3个学期的2004级全体临床专业学生171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了无记名方式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占97。 2 结果 2.1 学生对课程安排的整体评价见表1。

该课程的第1次课是在教室进行,由主管该课程的老师讲解该课程的目的意义及开设方式。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开设课程的目的明确的占41,基本明确者占54,二者之和为96,而仍有4的学生不知道为何开设该课程。

从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看,50以上(甲医院占75)的同学认为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有25的学生认为对学习兴趣无影响,乙医院甚至有18的学生认为打击了学习的热情。 23(甲医院44)的学生认为有较大收获,但平均有62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

77(甲医院97)的学生希望继续开设该课程。 表1 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略) 2.2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见表2。

学生主动进行交流的比例占到92,但主要是与教师交流,而与病人的主动交流仅占15,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依次为病房、门诊、教师从医经历介绍、参观医院环境和设备;遇到专业问题时,50以上的同学选择向老师请教,18的同学会查阅专业书籍,12的同学向基础课教师请教。

86的同学在医院遇到过令自己感动的事情,而64的同学在医院遇到过对自己触动很大的事情,激发了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病人的同情心。

表2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略) 2.3 学生的意见和

建议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课程的设计,其次是带教医生和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医疗过程的程度不够;聆听医生诊治过程和手术过程的机会太少;解决医生带教和医疗工作的冲突;学习时每组人数太多等。

3 讨论 国内已有一些院校在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探索[2,3]。

除了临床医学导论外,该课程目前尚无正式教材。 我们自编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指导。

但如何把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与学生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的内容进行衔接,难易适度,使尚无临床知识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树立学医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尽早培养职业素质,对带教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达到课程的目标尚无经验可以参考。

所幸的是,教师在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改进,并逐渐与教学目标靠近,学生的反应越来越好。

从职业素质的培养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遇到问题时,不论如何得到答案,均采用了主动学习的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主动进行交流,但是,能与病人主动交流的学生尚不多,仅占15,说明在教学组织上还存在缺陷,提供学生与病人交流的机会不够。

通过早接触和多接触临床,64的学生遇到过对自己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