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北师大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1: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3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信笺鸟dōng 绽裂zhàn 阴霾.jiān 鸫...mái

B.一绺临bīn 恪守gè 目眩.liǔ 濒...xuàn C.牛虻悔chàn 尴尬.méng 眼睑.jiǎn 忏..gà D.踉跄歌kǎi 瞳孔tóng 仲夏zhòng .qàng 凯...

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4分) A.亭亭玉立 郑重启事 光芒四射 枝叶扶疏( ) B.不堪设想 哑然失笑 漫天飞舞 光明雷落( ) C.感人肺腑 万籁具寂 如醉如痴 局促不安( ) D.残缺不全 乱七八槽 倾盆大雨 汹涌澎湃( )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可是你要忏悔呀。(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B.我的“自白”书。(自白:自己说自己的意思;自我表白。)

C.蓦然间一只夜莺在我窗前的一株枫树上鸣啭起来。(蓦然:猛然,突然。)

D.这未免有点幼稚,因为我满脸都在流血,连指尖也在滴血。(幼稚:幼小稚嫩。) 4.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狱中书简》——罗莎·卢森堡——德国作家 B.《囚歌》——叶挺——中国革命将领

C.《绞刑架下的报告》——契克夫——捷克作家 D.《牛虻就义》——伏尼契——爱尔兰女作家

5. 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狱中书简》中没有描绘监狱的黑暗与残酷,而是描写了一些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说明监狱的生活环境很好,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得很幸福。

B.《绞刑架下的报告》中作者用平静的笔调,轻松的语言来写敌人的严刑拷打,说明主人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C.《牛虻就义》中对执刑士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牛虻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D.《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声。 6.用课文原句填空(7分)

⑴我希望有一天,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 ⑵国破尚如此, 。

⑶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 ⑷取义成仁今日事, 。 ⑸ ,家祭无忘千乃翁。

7.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对话的主要意思。(3分)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二、阅读(47分)

(一)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13题。(16分)

[甲]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甲]诗的题目中“自白”二字为什么加上引号?(3分)

9.[乙]诗中表现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2分) 10.[甲]诗中陈然为什么不向敌人“自白”呢?用诗中原句回答。(2分)

11.[乙]诗颔联使用了什么修辞?请对此联进行了赏析。(3分)

12.[甲]诗中“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一句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2分) .

13. 面对死亡,[甲][乙]两首诗的作者都表达了相同的情感,是什么,谈一谈你的认识。(4分)

(二)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4—17题。(14分)

完结了?还没有,总是完不了。这会儿我又站了起来,真的站起来了,自个儿站着,不用旁人搀扶。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我眼前是一面污黄的墙,墙上溅了些什么?好像是血……是的,这是血,我抬起手试着用指头去抹它……抹着了,还是新鲜的,我的血……

有人从背后打我的头,命令我举起手做一蹲一起的动作;做到第三次时,我倒下了…… 一个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站在我跟前,踢了我几脚,想把我踢起来。这有什么用呢?又有人向我凉水;我坐起来了,一个女人给我药吃,问我哪儿痛,这时我感觉到我的全部疼痛是在心上。

“你没有心。”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啊,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 后来一切又都消失了:墙壁、拿药的女人和那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现在我面前是敞开着的牢房的门。一个肥胖的党卫队队员把我拖进去,脱掉我那被撕成碎片的衬衣,把我放到草垫上,摸了摸我那被打肿的身子,吩咐给我裹伤。

“你瞧瞧,”他摇晃着脑袋对另一个人说:“你瞧,他们干得多利落。”

然后又是从远方,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他活不到明天早晨啦。”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14. 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实际意思是什么?(3分)

15. 党卫队队员和“我”的对话表现了什么?(3分)

16.“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我”为什么对死亡预告的声音感到如此美好?(4分)

17.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我”怎样的精神状态?(4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3题。(20分)

军 刀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烈,使金属获得物质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二十九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到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将军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工良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摩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摩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是在陇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