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9:11: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1.《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 )则实,( )则虚”。 42.反治主要包括热因热用、( )、( )、( )四种治法。 43.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 )、( )、( )。 四、名词术语解释(44~49题,每题3分,共18分) 44.五行相克 45.精血同源 46.十二经筋 47.阳盛格阴 48.辨症求因 49.阴阳

五、问答题(50~53题,共22分)

50.试述宗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5分)

51.简述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5分) 52.试述肺与肾的关系。(6分)

53.试述痰饮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 1.A 2.D 3.D 4.B 5.D 6.D 7.B 8.B 9.C 10.A

11.A 12.C 13.D 14.D 15.B 16.C 17.A 18.B 19.D 20.D 21.B 22.E 23.B 24.C 25.C 26.C 27.C 28.D 29.E 30.D 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计12分) 31.A.B 32.A.C.E 33.A.B.D.E 34.A.B.C.E 35.A.B.C 36.A.B.C.D 三、填空题(37~43题,每空1分,计18分) 37.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38.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39.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40.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41.邪气盛 精气夺

42.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43.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11

四、名词术语解释(44~49题,每题3分,计18分)

44.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1分)。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分)。

45.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1分)。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2分)。

46.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2分),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1分)。

47.阳盛格阴:是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2分),形成真热假寒证(1分)。

48.辨症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3分)

49.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3分)

五、问答题(50~53题,计22分)

50.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2分)。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1分)。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元气(2分)。

51.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1分)。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分)。正气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1分)。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影响病情和病位;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1分)。 52.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①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

12

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而下归于肾或膀胱(2分)。 ②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亦需肾气的纳气功能协助。只有肾精及肾气充沛,封藏功能正常,肺吸入的清气才能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2分)。 ③阴阳相互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肾阳为诸阳之根,能资助肺阳,共同温暖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2分)。 53. ①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功能失常有关。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也能聚水生痰(3分)。 ②痰饮的致病特点为: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3分)。

13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三(A3)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 分,计30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辨析( ) A.疾病 B.证候 C.体征 D.症状 E.体质 2. “阴虚则热”所致病证的性质是( )

A.实热证 B.虚热证 C.真热假寒证 D.真寒假热证 E.上热下寒证 3.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 )

A. 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E.以上都不是 4.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哪种理论解释为宜( )

A.阴阳相互消长 B.阴阳相互转化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制约 E.阴阳相互交感

5.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生金 D.佐金平木 E.金水相生 6. 下列哪一项属肺的生理特性( )

A.生成宗气 B.调理气机 C.肺为娇脏 D.主一身之气 E.朝百脉 7. 心在液为( ) A.汗 B.泪 C.涕 D.唾 E.涎 8. 脾主升清的内涵是( )

A.脾之阳气上升心肺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 D.脾气输布水液于全身 E.脾气上升防止下出血

9. 称肝为“罢极之本”,主要是由于肝有下列哪种功能( ) A.促进血行 B.调畅气机 C.贮藏血液 D.疏通水道 E.疏泄肾精 10. 心藏神,其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精 B.血 C.津液 D.营气 E.心气 11. 下列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 A.气门 B.吸门 C.贲门 D.飞门 E.户门

12. 具有推动呼吸和行血气等作用的气是( ) A.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3. 下列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

A.濡润肌肤 B.濡润孔窍 C.滑利血脉 D.滑利关节 E.入脉化血

14

14. 与防止出血密切相关的两脏是( ) A.心与肝 B.肝与脾 C.心与脾 D.肝与肾 E.肺与肝 15. 治疗血瘀时配用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16.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 )

A.手太阴与手太阳经 B.足厥阴与足少阳经 C.督脉与任脉 D.阴跷脉与阳跷脉 E.阴维脉与阳维脉

17. 足太阴经的终点与下列何经的起点相接( )

A.手太阴经 B.手阳明经 C.足太阳经 D.足阳明经 E.手少阴经 18. 在循行过程中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 ) A. 足少阴经 B.足太阴经 C.足厥阴经 D.任脉 E.冲脉 19. 下列经脉中,起于季胁的是(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以上都不是 20. 致病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 )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寒邪 E.火邪 21. 容易引起气血不通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22. 导致气机郁结的情志刺激因素是( ) A.喜 B.怒 C.思 D.忧 E.悲

23. 内湿的产生与下列何脏关系最密切( ) A.肝 B.脾 C.肺 D.肾 E.心

24. 表现为不孕不育、精神萎顿、健忘失眠等症状,主要属于( ) A.肾精不足 B.肾气不充 C.肾阳虚衰 D.肾阴亏虚 E.肝血不足 25. 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

A.气血的盛衰 B.邪正的盛衰 C.阴阳的失调 D.脏腑精气的盛衰 E.津液的盛衰

26. 阴阳偏衰以下列哪脏为根本( ) A.脾 B.肾 C.肝 D.心 E.肺 27. 真热假寒证的病机是( )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阴损及阳 D.阳损及阴 E.阳盛伤阴 28. 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是(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