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7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汇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

1.[2014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2015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3.[2016年·全国Ⅱ卷]

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4.[2017年·全国Ⅱ卷]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

2014-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答案

1.[2014年·全国Ⅱ卷]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2015年·全国Ⅱ卷]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016年·全国Ⅱ卷]

(1)答案: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答案: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答案: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2017年·全国Ⅱ卷]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2

2014-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

1.[2014年·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 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2.[2015年·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2016年·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 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4.[2017年·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