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求(总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0:1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度第1学期 华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求

(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一) 实 验 教 学 要 求 科学实验探究式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达成科学教学目标,科学实验教学应按以下要求结合课堂实际进行开展: 1、面向全体学生: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实验探究式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在探究教学中注意: (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每个要素都会涉及多个科学思维方法。只有让学生有机会充分练习这些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才能逐渐形成。但要注意避免程式化、表面化的科学探究。 (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必须与学生探究能力水平相符。在时空都有限的课堂上,探究问题应结构良好、容量合适,对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更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应占有一席之地,时空的局限可以通过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或校本课程的结合等途径加以解决。 (3)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科学实验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喜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推动他们进行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应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具,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是教师应该采取的积极行动,从而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保持。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人无法替代。教师不但要关注自己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体而不是被动体。从而养成自我反思与总结学习习惯,能自我调节学习节奏,能独立学习也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客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但是强调学生的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师要放弃指导,为保证指导的适时有效,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以便及时给与适当的指导,而指导要富于启发,最好是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 科学 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