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纳米粒子制备、表面功能化及其生物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4:4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有机纳米粒子制备、表面功能化及其生物应用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有机纳米粒子制备、表面功能化及其生物应 用

杨银龙研究生姓名 张秀娟指导教师姓名 无机化学专业名称 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方向

2013-3论文提交日期 有机纳米粒子制备、表面功能化及其生物应用 中文摘要

有机纳米粒子制备、表面功能化及其生物应用?

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 技术已成为当前用于研究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用于成像和治疗

的纳米颗粒,载体所占比重比较大,使得药物和染料的负载率受到限制。同时载

体本身容易给生物体带来一定的负担和毒副作用。鉴于此,本论文从增加染料和

药物负载率,减少载体使用的角度出发,将染料和药物分子制备成无载体的纳米

颗粒,经过表面修饰解决尺寸与生物环境稳定性问题,实现肿瘤检测和治疗,

及诊疗一体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利用溶剂交换法制备了近红外染料双(4-(N-(2-萘基)苯基氨基)苯基) 富马腈(NPAPF)的纳米粒子(NPs),然后使用双亲性表面活性剂C18PMH?PEG 对NPs表面进行修饰,使之具备良好的水相分散性和生物环境稳定性。所制备的染

料纳米颗粒具有聚集态诱导荧光增强性能,量子产率高达14.9%。此外NPAPF NPs

展现出相对于传统荧光染料FITC更优异的光漂白特性,以及在各种生物环境中

(pH4-10)的发光稳定性。在表面功能化过程中引入靶向基团叶酸,NPAPF NPs 可以实现体外细胞靶向成像。表面修饰后的NPAPF纳米颗粒在体内具有较长的血

液循环时间,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具有超高的富集,即使在较短的曝光时间

下,小鼠其他部位几乎无任何背景荧光,而在肿瘤部位依然观察到很强的荧光,

显示出高信噪比与特异性。

2.通过掺杂与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一种兼具诊断与化疗、热疗协同治疗功

能的喜树碱纳米复合颗粒。首先通过掺杂的方法,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掺杂到

喜树碱纳米棒中,然后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其外层包裹具有较强近红外吸

收的 PEDOT 分子,最后在外层修饰带有双硫键的 mPEG-SS-C18PMH,实现生理

环境的稳定性和生理响应性。通过体外的细胞实验以及体内小鼠治疗实验证实,

所得复合纳米颗粒(NR-PEDOT-SS-PEG)在 808激光照射下,具有化疗与热疗的

协同治疗作用,可以实现小鼠肿瘤完全消失并不再复发,显示出非常好的治疗效

果,同时对小鼠无明显的毒性。同时,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具有磁共振成像功能,

可以在治疗的同时实现对肿瘤部位的诊断和检测。 关键词:近红外探针,活体成像,纳米,诊疗,肿瘤。 作 者:杨银龙

指导老师:张秀娟AbstractGraphene oxide-silver nanocomposite as a highly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gent with species-specific mechanisms

Preparation and surface-functionalization of organic nanocrystals and their bio-applications Abstract

As the second disease in the world, cancer is more intensely appealing peo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