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部分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1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试述贫血患者引起组织缺氧的机制。

贫血患者虽然动脉氧分压正常,但毛细血管床中平均氧分压低于正常。这是由于贫血患者Hb减少,血氧容量减低,致使血氧含量也减少,故患者血流经毛细血管时氧分压降低较快,从而导致与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差变小,使氧分子向组织弥散的速度也很快减慢引起缺氧。

2.简述对发热病人的处理原则。

①治疗原发病;②一般性发热的处理:对于不过高的发热(体温〈40℃)又不伴其他严重疾病者,可不急于解热;③对于发热能够加重病情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威胁生命的那些病例,应不失时机地及时解热,如高热()40℃)、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妇女。

3.试述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氨生成增多的机制。 ①肝功能衰竭患者常见消化道出血,血液蛋白质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可产生大量氨;②肝硬化时门静脉血流受阻,肠黏膜淤血水肿,食物消化、排空受阻,氨的生成显著增多;③肝肾综合症引起氨质血症时,弥散到胃肠道的尿素增加,经肠道尿素酶分解产氨增多;④肝性脑病患者肌肉活动加剧,肌肉组织中腺苷酸分解产氨增多。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和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在原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哪些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上的差别?

病理生理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原因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 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血清Na+ 大于150mmol/L 小于130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 大于310mmol/L 小于280mmol/L 主要失水部位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口渴 明显 早期:轻度、无 脱水征 无 明显

外周循环衰竭 早期:轻度、无 早期可发生

尿量 减少 早期不减少,中晚期减少 尿钠 早期较高,严重时减低 极低

治疗 补水为主,补钠为辅 补生理盐水为主

5.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剧烈呕吐长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如下:(1)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l丢失,血液中HCO3-浓度升高;(2)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大量丢失,血K+降低,导致细胞内K+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引起缺氧性碱中毒;(4)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及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泌K+、加强HCO3-重吸收。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

6.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有何生理和病理意义?

系统功能 防御意义 不利影响

心脏 加快心率, CO↑ 心肌耗氧↑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组织血供

血流 心\\脑\\骨骼肌血流↑ 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 造成腹腔器官缺血

1

重分布 皮肤\\腹腔器官\\肾↓ 如诱发应激性溃疡 血压 外周小血管收缩 诱发原发性高血压 呼吸系统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肺泡通气量↑

血液 血小板数目增加 有利于机体 血液应激综合征☆ 系统 黏附聚集增强 对抗出血

其他 对许多激素 使机体在更广泛的 脂质过氧化 有促进作用 程度上动员 损伤生物膜

7.何谓功能性分流和真性分流?如何鉴别?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由于病变引起肺泡通气障碍分布不均匀,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使VA/Q显著降低,以致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这种情况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为功能性分流。 31.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医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不能随意在患者身上进行医学实验。那么,利用人畜共患疾病的疾病或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探讨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实验性治疗,无疑成为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人与动物不仅在形态、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并具有语言和思维能力,所以,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可以在动物身上复制,而且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借鉴和参考,并为研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8.举例说明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损伤时,集体调动各种防御、代偿功能对抗致病因素及其所引起的损伤。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当损伤占优势,则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反之,当损伤占优势,则病情缓解,直至痊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