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5:39: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九凡韵 五梵韵 范韵 四乏韵 附:近古汉语音韵: 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着作。元代周德清(1277~1365)着。《中原音韵》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编成一个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韵。第二部分称做《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关于元代北曲体制、音律、语言以及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罗常培用“归纳法”,考订出《中原音韵》音?20?声类,后来的研究者又补充一个“仰”类,共21类。《中原音韵》音与中古三十六字母比较,有以下一些变化?:①?浊音清化;②唇音发生了分化与合并;③中古音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里已经合并成一组。《中原音韵》音的韵母共?46?类,与中古韵母比较,有以下一些变化?:①二等韵出现了〔?i?〕介音;②桓欢韵与寒山韵主元音不同;③支思韵与齐微韵主元音不同;④歌戈韵除喉牙音外,开合口对立消
失;⑤收〔-m〕尾字转化为收〔-n〕尾。《中原音韵》的调类变化归结为“平分二义”,“入派三声”。前者指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类,后者指入声派入平声、上声、去声。
明朝兰茂的《早梅诗》中的20个字就代表了20个声母。《早梅诗》为“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到了现当代,有人作了《太平歌》,“子夜就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其欢唱。”用诗中22个字代表了现当代也就是今天的汉语22个声母(含零声母)。
(三)双声叠韵构词法
1上古汉语的双音词,有很多是联绵词,其中构成多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以形容词居多: (1)双声:参cēn差cī、踟chí蹰chú、栗lì烈liè、觱bì发fā(《集韵》北末切,入末,帮。)、缤bīn纷fēn、侘chà傺chì(彻)(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容rónɡ与yǔ(以)(徘徊犹豫)、憔qiáo悴cuì(从)、突tū(定)梯tī(圆滑貌)(透)、滑ɡǔ稽jī(见)、
犹yóu豫yù(以)、便pián(并)嬖bì(帮)(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2)叠韵:窈yǎo窕tiǎo、虺huī隤tuí(灰)、窈yǎo纠jiǎo、夭yāo绍shào、懮yǒu受shòu(形容步态优美)、须臾、婵chán媛yuán、觳hú觫sù
(3)双声兼叠韵:辗zhǎn转zhuǎn 也有名词: (1)双声:蟋蟀、蝃dì蝀dōnɡ、蒹jiān葭jiā(见)、伊yī威wēi(虫名)(影)
(2)叠韵:崔cuī嵬wéi、芣fú苢yǐ、仓cānɡ庚ɡēnɡ、蠨xiāo蛸xiāo、薜bì荔lì、鎡zī基jī(农具名)
2也有不是联绵词而有双声叠韵关系的 (1)玄xuán黄huánɡ(匣)、说yuè怿yì(以)、洒埽、饥(见)馑(群)、亲戚(清)、妻妾(清)、肯kěn綮qǐ(溪)
(2)涕tì泗sì、经营、贪婪、刚强 二、古音通假
(一)定义:古代汉语书面语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
不同,而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即由甲字代替乙字。
(二)假借字的分类:
1本有其字的假借:是人们不写表示这个词的意义的本字,而写一个意义毫无关系的同音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这个词的意义。这种有本字的假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比如:
“剥”字的本义是剥开,假借为
“击”,《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
“麋”字的本义是鹿一类的动物,假借为眉毛的“眉”,《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这种假借,属于临时借用。大概相当于现代人写别字。东汉的郑玄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这种假借会给阅读古籍带来麻烦。如果不知道古书中是假借,只是因形取义,就难免望文生义,造成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