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11: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

2.人类进化的历程:(1)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2)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3)从使用简单工具到制造工具(4)产生语言

3.人类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能力不同(3)脑发育程度不同。

第二节 人的生殖 :有性生殖、胎生、哺乳(重点)

4. 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5.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 生殖细胞 。

6.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 ,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7.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1】卵巢 ,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 8.人的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它形成的场所是【2】输卵管。

9.怀孕好比一粒种子落到土壤中,这粒种子指胚泡,土壤是子宫内膜。 10.胚胎和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3】子宫。

11.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后期(胎儿)通过 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12.怀孕 38 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4】 阴道 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13.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精子 受精 分裂 分裂分化 怀孕8周 怀孕38周 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婴儿 卵细胞 输卵管 输卵管 子宫 子宫 子宫

第三节 青春期

14.青春期最显著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突增,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_。

15.青春期除体形发生变化,还出现第二性征(如男性长胡须、喉结,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这与睾丸、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 16.青春期,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17.进入青春期,男女会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等六大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属于有机物),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 2.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①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生病注射葡萄糖补充能量);

②脂肪:人体内 备用能源(生病一段时间会消瘦),等质量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分解, 脂肪 释放的能量最多。

③蛋白质: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婴幼儿、生长发育期学生、病人需多吃蛋奶) 3.不能供能的物质:

①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 60%~70% 。 ②无机盐:含量 少 , 不 供能,但能构成细胞。 ③维生素:含量 少 , 不 供能,不构成细胞。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含铁的无机盐 贫血 维生素A 夜盲症 、干眼症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维生素B1 神经炎、 脚气病 含碘的无机盐 大脖子病(成人)、呆小症(婴幼儿) 维生素C 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 (儿童)、 骨质疏松症(成人) 维生素D 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特别提示:(1)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2)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重点)

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组成。5.食物中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6.消化腺 序消化分泌的含有的消化作用 号 腺 消化液 酶 1 唾液唾液 唾液淀粉酶 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 腺 6 胃腺 胃液 盐酸、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5 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 乳化脂肪 9 胰腺 胰液 含有多种酶 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 11 肠腺 肠液 含有多种酶 注;(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2)在消化道中含消化液最多的部位是小肠,含有胆汁、胰液、肠液。

7. 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被直接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消化起最终消最终消化产 参与的消化液 始部位 化部位 物 淀粉 口腔 唾液、胰液、肠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小肠 胃液、胰液、肠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胰液、肠液 甘油、脂肪酸 8.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9.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原因是:①小肠很长 ;

②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

③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 ④小肠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① ②③与消化有关,①②④与吸收有关。

10.消化腺的功能: 消化器官 消化功能 口腔 胃 小肠 初步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将淀粉、蛋白质、脂肪彻底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物质 吸收功能 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大肠 消化道内既有消化功能也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小肠;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的是口腔;有吸收功能无消化功能的是大肠;既无消化功能也无吸收功能的是咽、食道、肛门。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1.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1)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30%、40%、30% 。三餐应该 按时进餐。(2)食谱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 营养物质 ,且 营养均衡 。 12.关注食品安全

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 ; 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过期等。

第三章 人体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1.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和肺 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 温暖 、 湿润 和 清洁 吸入空气; 肺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 咽 既是呼吸系统又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3.痰的形成: 气管 内表面的纤毛将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4.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因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 会厌软骨 来不及盖下,食物会误入气管引起咳嗽。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5.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1)吸气:呼吸肌(膈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

(2)呼气:呼吸肌(膈肌、肋间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

(3)原理:呼吸运动(通过胸廓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而实现) 6.肺适于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 肺泡数目 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②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和弹性纤维;

③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 7.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发生在_肺泡_和__血液 _之间 (2)原理:气体扩散原理 (3)过程: 氧气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4)结果: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8.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氧气由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浆运输,此过程无血液成分的变化。

9.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1)发生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 (2)原理:气体扩散原理 (3)过程: 氧气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4)结果: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被消耗,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10.呼吸的意义:通过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11.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结缔组织)

1.血液:加抗凝剂后分为两层: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下层是 血细胞 ,血细胞有三种: 种类 特征 细胞核 数量 大小 功能 异常状况 少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