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6 7:03: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加大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改革土地财政政策;要逐步完成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群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城市化;经济增长
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主政者,在中共十八大刚刚结束后,李克强就城镇化发展问题,四次高密度的发表意见。2012年12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未来中国会越来越开放,我们扩大内需、激发城镇化潜力乃至发展各项事业”。11月28日,李克强曾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城镇化”。何为城镇化?为什么要发展城镇化?怎样发展城镇化?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厄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在英文中是一个词(Urbanization)。国内地理学界定义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
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以避免误解。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介绍说,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迄今大致包括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1979-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1985-1991年城市化稳步发展、1992年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等6个阶段。
2011年在人民日报上,总理李克强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他再次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未来通过推动城镇化发展作为引擎拉动,将实现新增消费9000亿,实现新增投资64890亿,实现GDP增加值为2.6个百分点,约占GDP增长值的37.15%。由此证明,城镇化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要实现较好发展,要通过比较消除弊病,找准自己
的优势,找出新的路子。农村存在的问题如下: 1、有些地区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在法律上,中国所有土地都归国家所有,农村耕地则划分成适合家庭耕种的小块,承包给农民家庭,承包期限通常为30年。土地因不能自由买卖或抵押,所以,农民工到城里打工越来越多后,有些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 2、过时且带歧视性的户籍制度
中国过时且带歧视性的户籍制度把人分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并把医疗、教育、养老乃至就业等许多社会福利都跟户籍地挂上钩。分房、就医、孩子入学及养老金领取等都按户籍所在地办理。农民工到城里打工,户口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孩子在城里入学不接收,看病要到原户籍地报销。 四、解决城镇化的思路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同时,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
1、加大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
在城镇化过程中,现行的土地和户籍管理制度是两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