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记忆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5:49: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单利终值 F=P*(1+i*n) 单利现值 P=F/(1+i*n) 单利终值系数与单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2. 复利终值 F=P*(1+i)n 复利现值 P=F/(1+i)n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3. 普通年金终值 F=A*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偿债基金A=F*偿债基金系数=F/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4. 普通年金现值 P=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投资回收=A*投资回收系数=A/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投资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5. 预付年金终值 F=A*[(F/A,i ,n+1)-1] 期数加1系数减1 或 F=A(F/A,i ,n)*(1+i) 6. 预付年金现值 P=F*[(P/A,i ,n-1)+1]期数减1系数加1 或P=A(P/A,i ,n)*(1+i) 7. 递延年金终值 其大小与递延期无关,故计算方法同普通年金

8. 递延年金现值 P=A*(P/A,i,n)*(P/F,i,m) n=总年数-开始年+1 m=总年数-n 9. 永续年金 无终值有现值 V=A*(1/i)

10. 插值法 (i0-i1)/(i2-i1)=(b0-b1)/(b2-b1) 0121

11. 一年多次计息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i=(1+r/m)m-1 r为名义利率 m为一年复利计息次数 12. 通货膨胀下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i=(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13.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14. 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标准离差率。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15.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和风险自保(计提减值准备)

16. 组合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为投资比重和个别资产收益率,不论投资组合中两项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何,只要投资比例不变,各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率不变,则该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就不变。 17. AB证券相关系数=收益率协方差/(A标准离差*B标准离差) 18. 相关系数=1,为完全正相关,组合不能抵消任何风险

19. 相关系数=-1,为完全负相关,组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抵消风险

20. 相关系数大于-1小于1,资产组合可以分散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21. 当相关系数为0时,表明各单项资产的收益率之间没有相关性,其投资组合可分散的风险效果比正相关的效果大,但是比负相关的效果小,所以不能说投资组合风险最小。

22. 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没有影响,对投资组合风险有影响 ,相关系数越大,投资组合风险越大。

23. 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影响所有资产,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消除的风险。非系统风险(公司风险)是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消除的风险,如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4. 系统风险的衡量指标—单项资产的β系数=某种资产和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某种资产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该资产标准离差/整个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离差)。

25. 当β=1时,表示该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是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该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情况一致;当β>1时,说明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当β<1时,说明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

26. 当股票投资期望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时,β系数等于0,说明该项资产的系统风险为0。

27. β系数小于0即β为负数时,表示该组合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成反向变化,当市场收益率增加时,该类资产的收益却在减少。

28.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重。 29.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R=Rf+β(Rm-Rf) (Rm-Rf)是斜率,Rf是截距。β是自变量,R是因变量

30. 个别资产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COV=相关系数*该资产的标准离差*市场的标准离差 31. 每年复利两次的情况下求货币的时间价值时,利率除2期数乘2

32. 计算两项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方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单项资产β系数。

33. 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受到单项资产的β系数和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重两个因素。 34.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包括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

35.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有:市场销售带来的风险、生产成本因素产生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地政治经济情况变动带来的风险。 36. 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过度给企业目标带来的可能影响。

37. 在折现期间不变的情况下,折现率越高,折现系数则越小,因此,未来某一款项的现值越小。

38. 一般来讲,随着资产组合中资产个数的增加,资产组合的风险会逐渐降低,但资产个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将趋于平稳,这时组合风险的降低瘵非常缓慢直到不再降低。 39.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国库券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有价证券,在通货膨胀很低时,其利率才可以代表货币时间价值。

40. 高低点法中最高点坐标依据是最高点的业务量,此时成本可能最大,也可能不是最大。 41. 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是技术变动成本。 42. 某公司对营销人员薪金支付采取支付固定月工资方式,此外每推销一件提成10元的奖励,这种人工成本属于半变动成本。

43. 某公司对营销人员薪金支付采取在正常销量以内支付固定月工资,当销量超过正常水平后则支付每件10元的奖励,这种人工成本就属于延期变动成本。 44. 加速折旧法每年计提折旧金额不相等;资金要达到奖励目的就不能平均化,不同时期贡献不同奖励也不同,两者都不属于年金形式。

45. 普通年金现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而不是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值。

46. 企业投资的必要收益率的构成包括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贴、风险收益率。

47. 若甲的期望值高于乙的期望值,且甲的标准离差小于乙的标准离差,表述正确的是甲的风险小,应选择甲方案。不正确的是难以确定,因期望值不同,需进一步计算标准离差率。

48. 证券AB两种资产组合的最高标准离差是标准离差大的证券。但无法确定最低标准离差。因为组合标准离差还会受相关系数影响。相关系数为1时,组合标准离差是加权平均标准离差,当资金100%投资标准离差大的证券时,此时风险最大,组合的标准离差等于标准离差大的证券的标准离差。当相关系数小于1时,组合标准离差小于加权平均标准离差,当相关系数为-1时,可以充分抵消风险,甚至可以为0。

49. 系统风险——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影响所有资产——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消除。

50. 非系统风险——公司风险——可分散风险——能通过资产组合消除——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51. 有关证券的投资风险表述正确的有A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有公司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B股票的市场风险不能通过证券投资组合加以消除C当投资组合中股票的种类特别多时,非系统性风险几乎可全部分散掉

52. 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影响特定资产必要收益率的因素有:无风险的收益率、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特定股票的β系数。

5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的假设有:市场是均衡的并不存在摩擦、税收不影响资产的选择和交易、不存在交易费用、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

54. 市场风险溢酬反映的是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偏好,如果风险厌恶程度高,则市场风险溢酬的值就大,那么当某项资产的各级系统风险水平稍有变化时,就会导致该项资产的必要收益率以较大幅度变化。因此如果多数市场参与者对风险厌恶程度高,则市场风险溢酬的值就大,那么资产的必要收益率受其系统风险的影响就较大。如果多数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关注程度较小,那么资产的必要收益率受其系统风险的影响就较小。 55. 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56. 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本成本随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随业务量的改变而改变。

57.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它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成本,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

58. 当一年内多次复利时,名义利率等于每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的乘积。

59. 概率必须符合的两个条件:一是所有概率值都不小于0,不大于1;二是所有结果的概率之和应等于1. 60. 风险中立者通常既不回避风险、也不主动追求风险。他们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不管风险如何。

61. 风险回避者选择资产的态度是当预期收益率相同时,选择低风险资产。而对于具有同样风险的资产,则钟情于具有高预期收益率的资产。

62. 资产组合可以分散风险,资产组合所分散掉的是由协方差表示的各资产本身的风险。而由协方差表示的各资产收益率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运动所产生的风险是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消除的。

63. 证券市场线反映证券的必要收益率与β值的线性关系,而且证券市场线无论对单个证券还是证券资产组合都是成立的。

64. 约束性固定生产成本是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的最低成本,是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的,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能是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经济效益。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