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用的隔离预防技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4:1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门诊的隔离预防

一般门诊的布局应从方便患者诊治出发,单独设立出入口,流程清楚,有挂号、候诊、交费、诊断、检查化验、治疗、取药等处,交通便捷,减少患者往返,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在门诊出入口或大厅设置挂号、问询、预检分诊、交费、取药等窗口或柜台。

门诊量较大的科室原则上应设置在较低楼层或在出人口附近,各科配备适量诊室,并有指定的隔离观察诊室。儿科、妇产科和感染疾病科门诊,应分别自成一区,设在一层出入方便处,单独设置出入口,有预检处、挂号、取药处,另设单间隔离诊查室,隔离诊查室有对外出口,并严格区域管理。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

为避免不同科室患者相互穿行和干扰,应分科挂号、分科候诊。各诊室要采光良好,室内可以自然通风,无窗户的诊室应安装通风设施,保证诊室空气新鲜。诊室内应有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速干手消毒设施。有条件时,外科处置室应分别设置无菌切口处置室和感染切口处置室。若在同一室内进行,应先进行无菌切口的处置,再进行污染切口、最后进行特殊感染切口的处置。

(五)急诊科的隔离预防

急诊科应与门诊部毗邻,设单独宽敞出入口,有与其他科室或部门相连的通道,各主要通道应考虑检查车或检查床、设备的出入通畅,方便患者就诊。急救大厅宽敞明亮,急诊科应设预检分诊、诊查室、隔离诊查室、抢救室、治疗室、观察室或监护室、值班更衣室、医护办公室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设挂号、收费、取药、化验、X线检查、手术室等,也可利用门诊和医技科室的设施,进行急诊急救。

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各诊室内应配备非手触摸式开关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速干手消毒剂。抢救器械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急诊观察室应按一般病房要求进行管理,急诊观察室病床间距不小于1. 2m。急救或远送患者过程中也应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医院常用的隔离预防技术16等内容。

医院常用的隔离预防技术16-2

第五节医院常用的防护技术;所谓的防护技术,就是正确规范地使用防护器材,阻止;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医务人员的防护,原则上应实行标准预防措施与方法,;二、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即医务人员对手部进行清洁与消毒的方法与过;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与器材;(一)口罩;1.定义与作用口罩,是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人群或患;2.分类与特点常用口罩可分为纱布口罩、外科口罩

第五节 医院常用的防护技术

所谓的防护技术,就是正确规范地使用防护器材,阻止医务人员与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污染物品直接接触,避免发生医院感染或疾病传播的方法,主要包括手卫生或手消毒,正确使用口罩、手套、防护服、鞋套等物品器材等。

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医务人员的防护,原则上应实行标准预防措施与方法,并根据工作性质与环境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分级防护,采取相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且适宜可行的防护措施。任何过度防护或消极防护的做法,都应及时纠正。一级防护,基本适用于初筛门诊、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二级防护,主要适用于进入留观室、专门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从患者身上采集各种标本的医务人员,以及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等。进行上述工作时,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三级防护,重点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基本要求是,医务人员在做好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即医务人员对手部进行清洁与消毒的方法与过程。它是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最重要、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之一。医务人员的手部清洁与消毒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应遵照WS/T 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标准要求严格执行。

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与器材 (一)口罩

1.定义与作用 口罩,是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人群或患者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放射性灰尘伤害的保护性用品。其作用与目的在于预防经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戴口罩还可以减少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喷于医护人员的面部,尤其是口腔及鼻腔,也可防止医务人员将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给患者。

2.分类与特点 常用口罩可分为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等。纱布口罩可阻止一部分病毒侵袭,但此种口罩其结构与人面部密合性差,防毒效能相对较差。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间层具有过滤作用,可阻隔空气中5/im颗粒>90%,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这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的口罩。“N”是指非油性的颗粒物,“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率达到95%,且有较好的密合性,适合自己脸型的口罩。

3.选择要求 选择口罩应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GB19084-200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的规定标准,其中《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规定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率应不小于95%。

4.应用指征 口罩的应用指征,总体上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具体诊疗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的口罩。一般医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在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和进行体腔穿刺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患者时,须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5.佩戴方法 外科口罩佩戴方法。将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将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上方,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根据颜面部形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 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6.注意事项 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外科口罩时,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使口罩与面部良好密合。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口罩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随时更换。每次佩戴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地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佩戴方法步骤“调整鼻夹项”的方法,重新调整鼻夹位置,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二)防护镜、防护面罩

1.定义与作用 防护镜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传染性物质溅入佩戴者眼部的专用防护用品。其作用在于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为有效防止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溅入眼睛、面部皮肤及黏膜,提供屏障保护。

2.分类根据其形状和作用,可分为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3.选择要求 选择防护镜应符合(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如顶焦度、棱镜度偏差、色泽、可见光透射比、抗冲击性能、耐腐蚀和消毒性能等应符合规定。防护眼镜及防护面罩应有弹性佩戴装置。

4.应用指征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的应用指征:①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如内镜检查、口腔科治疗等;②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时;③为呼吸道传染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