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5:3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4年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格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充分识别危害,合理评价风险,判定不可承受风险并制定控制计划,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2 适用范围

孝义铝矿安全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内的各项活动。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和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审批。

3.2 安全环保科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的具体协调、监督检查,负责不可承受风险及其控制计划的确定,并将计划落实情况安委会、管理者代表汇报。 3.3 各部门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配合安全环保科对不可承受风险进行确认,提出控制计划的建议,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3.4 各部门负责本单位所属范围内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以书面形式报送安全环保科。

4 工作要求

4.1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页脚内容1

2004年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格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 4.2 作业活动划分

4.2.1 作业活动划分程度的把握

a.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b.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性质上相对独立。 4.2.2 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4.3 收集相关信息,作业活动信息包括:

a.任务:实施的地点,持续时间,人员,实施频率等; b.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使用说明;

c.物资: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汽、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等有关资料;

d.现场控制方法: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员工的能力及已接受的相关培训,现场安全控制设施;

e.手工操作:可能要手工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要用手移动物料的距离和高度;

f.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 g.事故: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

页脚内容2

2004年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格

h.现场工作环境(条件):空间、高度、温度、湿度、安全防护设施等情况。 4.4 危害辨识 4.4.1 危害分类:

以GB5044-85标准和GB12331-90标准进行分类。 4.4.2 危害辨识的范围

危害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危害辨识要充分考虑4种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动,作业环境的缺陷,安全卫生管理的缺陷。

4.4.3 危害识别方法

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a.对每个作业步骤,识别出与此步骤有关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动,然后将各步骤中的危害汇总:

b.将整个作业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识别出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作业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

4.4.4 危害辨识的充分性

a.危害辨识充分性的保证:危害辨识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对每个作业活动,覆盖所有的作业内容。

页脚内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