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07: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柳州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9月)

第Ⅰ卷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庇护(pì) 机械(jiè) 破绽(zhàn) 伺机而动(sì) ....B.迂腐(yū) 忖度(cǔn) 乘势(chèn) 风光旖旎(qí) ....C.讣告(fù) 威慑(shè) 撩拨(liáo) 淡泊名利(bó) ....D.哺育(bǔ) 濒危(pín) 咆哮(xiāo) 人才济济(jǐ)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钻石一般都是无色的,有色钻石极为稀有,像这种粉红色的,恐怕更是

千载难逢。 ....

B.由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们预定返回的日期参差不齐,会务组很难安排....统一订票。

C.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人云亦...

云的话题。 .

D.一进家门,孩子们笑脸相迎,太太嘘寒问暖,他感到满身的疲倦全都一....

扫而光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速生鸡”事件发生后,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贮藏鸡肉产品的冷库进行全面摸排,并将发现的问题产品立即就地封存。

B.共享荣光是百年奥运始终如一的追求,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各国人民加深友谊的平台,也是各国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

C.2013年1月1日起,火车票价将下调近1%左右,新票价及旅客的意外伤害强制险自愿购买的详规有望于下周末出台。

D.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以及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4、根据下面语境,填入横线处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写,要有动力,那是情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前要情动于中。 至于像“感时花溅泪”,“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类的情动于中,至少我看,是读过书本之后才有,或才生长、凝结并变为鲜明的。这样说,熟读诗词,我们的所学,就不只是表达情意的方法,而且是培养情意的路径。 ○1但又不尽然。这要看动的是什么情,怎样动 ○2如果竟是这样,当然可以归入本能一类 ○3动情,也许是纯本能的吧

○4见美食想吃,求之不得,馋涎欲滴,是情动于中,甚至扩张为行,像是不学而能

A.○4 ○3 ○1 ○2 B.○4 ○2 ○3 ○1 C.○3 ○4 ○2 ○1 D.○3 ○1 ○4 ○2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

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人惯于对外界的影响(包括别人的思想)起强烈的反应。一类人则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前一类人甚至在孩提时期就对别人教给自己的一切提出疑问,并往往叛逆传统和习俗。他们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第二类人更容易适应生活,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能积累正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后一类人的头脑充满了公认的观点和固定的看法,而反应型的人则具有较少的固定观念,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可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按照这两个极端来划分,从而隶属于某一种,但显然,接近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Ks5u

怎样选择有前途的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宜,这是个难题。列出一连串所需的品格条件对解决问题并无多大帮助,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客观的手段来衡量所列出的特点。然而,心理学家有一天也许会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设计一种实验,来测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这可以衡量人们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大小,即他“发现”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成功率,因为生活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过程。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检验人们概括的能力以及能否提出与已知资料相适应的假说的能力。也许对科学的热爱可这样来考察:看他们在获知科学上的新发现时是高兴还是相反,据此进行判断。

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研究能力的强弱,因为考试往往有利于积累知识的人,而不利于思想家。出色的考生并不一定擅长于研究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则往往在考试上表现得不好。埃里希完全是靠着考官们的好心

而通过医学毕业考试的,因为考官们很有见识,承认他有特殊的才能。而爱因斯坦则在工艺学校入学考试中不及格。比起那种不加怀疑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在积累知识方面很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

我注意到,在英国许多生物学或非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都是博物学家或者在青年时期曾是博物学爱好者。年轻人爱好博物学的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可贵的迹象,说明他有研究的才能。这表明他从研究自然现象中得到兴趣,并很想亲自通过观察来认识事物。Ks5u

目前,挑选有前途的、有研究才能的人,也就是劳斯所说的“发现发现者”的唯一方法是:给候选人以机会,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来作科学研究的尝试。除非年轻科学家确实表现了研究方面的能力,否则最好不要给他永久性的研究职位。这种谨慎的态度不仅关系到科学家未来的物质生活和幸福,而且对研究机构也有好处。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年应有机会涉足研究,因为这有助于初步证明某人是否适于做研究工作。一个年轻的毕业生如果采取措施谋求一个研究工作的职位,那就表明他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真诚愿望,换言之,最优秀的研究人员往往自己挑选自己。

不管科学研究究竟需要何种智力条件,总之大家公认:并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研究工作而有所成就,正如并非人人都有作曲的才能一样。然而,缺乏这些条件的人并不等于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

(选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5.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性格”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应型的人则具有较少的固定观念,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可变,能成为研究工作者。

B. 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这种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C. 每一个人并不绝对隶属于“反应型“”被动型”中的一种,所以难以判断是否适宜研究工作。

D. 人的性格对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对科学的热爱永远是最基本的品格之一。

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根据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大小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适宜从事科学研究工

作。

B. 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的研究能力,出色的考生只擅长考试,不擅长于研究工作。

C. 年轻科学家研究方面的能力不强,可变因素较大,最好不要给他永久性的研究职位。

D. 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研究工作,从事研究工作是有条件的,但缺乏这些条件的人并不妨碍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

7.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擅长于研究工作的人,也许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比别人高,这表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

B. 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更容易受老师的欢迎;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往往处在不利的地位。

C. 挑选适合研究的人的好方法之一是给候选人有足够的机会,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来做科学研究的尝试,这有助于初步证明其是否适于做研究工作。

D. 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真诚愿望,他一定是最有前途的、有研究才能的人。Ks5u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9分)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据,忤御史,调荏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榜之数十,谪佃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