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复习总结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53: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兽医内科学复习总结资料

1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Pathogenesis) 临床 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本课程包括病因学(P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y), 临床症状(Clinical Symptoms),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诊断(Diagnosis),预后(Prognosis), 治疗(Therapy)和预防(Prevention)等七个授课环节。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疾病的一门学科。

2、前胃弛缓是由致病原因而引起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产生大量腐解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导致病畜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前胃弛缓的治疗原则是加强饲养管理,除去病因;促进前胃运动,增强机能;强心补液,改善瘤胃内环境,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为治疗原则。

前胃弛缓是由致病原因而引起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产生大量腐解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导致病畜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4、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是由采食的饲料中含有铁丝、针、钉等金属异物,落入网胃,并穿透网胃壁,刺过膈肌和心包,引起创伤性网胃心包炎;若穿透网胃后,刺伤腹膜,则引起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前胃弛缓、瘤胃反复臌胀,心区触诊疼痛,听诊可能出现击水音或摩擦音,颈静脉怒张。耕牛和奶牛多发,绵羊、山羊和骆驼发病较少。

病因:饲料加工粗糙,饲料内混有尖锐金属异物,或在放牧时误食尖锐异物。常见的异物有铁丝、铁钉、大头针、碎铁片、笔尖等。 症状:病的初期一般多呈现前胃弛缓症状,食欲减退,有时异嗜,瘤胃收缩力减弱,不断嗳气,常常呈现间歇性瘤胃臌胀,肠蠕动音减弱,有时发生顽固性便秘,

1、站立姿势,常采取前高后低姿势,拱背,肘头外展,头颈伸展,两眼半闭,呆立而不愿移动。 2、运动异常,病牛动作缓慢,迫使运动时,畏惧上下坡、急转弯和跨沟,不愿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

3、起卧异常,有些病例,经常躺卧,起卧时极为小心,肘部肌肉镇颤,时而呻吟、磨牙,有的呈犬坐姿势,表明膈肌被刺伤。 4、疼痛反应,主要表现为剑状软骨区和网胃区触诊疼痛。用双手将鳍甲不皮肤捏成皱襞,病牛表现敏感不安,并引起腰部下凹现象。 5、反刍吞咽异常,反刍缓慢,吞咽困难,表情痛苦,不自然,吞咽时缩头伸颈。

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可达11000~16000,中性粒细胞增加至45~70%,淋巴细胞减少至30~45%,出现核左移。结合病情,具有实际的临床诊断价值。

7、全身机能状态,体温轻度升高,呼吸加快,鼻镜干燥,颈静脉怒张,呈绳索状。心区听诊可能听到击水音或摩擦音。此时脉搏可能超过100次/分。下颌、胸前等处出现水肿。 6、胃 肠 炎

胃肠炎是指胃粘膜和/或肠粘膜表层或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的总称。

病因:原发性胃肠炎,凡是能引起胃肠卡他的病因,在刺激作用增强、持续或机体低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同样可引起胃肠炎。主要是饲料品质不良,其次是各种中毒,如有毒植物、重金属和霉菌毒素等。

继发性胃肠炎主要见于各种传染病,如猪瘟、犬瘟热、传染性胃肠炎、肠型炭疽,副伤寒,寄生虫病如球虫、蛔虫、钩虫等,另外,很多内科病也可继发胃肠炎,如胃肠卡他、胃扩张、肠变位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和产科病等,均可继发胃肠炎。 症状:胃肠炎的部分症状和急性胃肠卡他症状,只在程度上有所区别。

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末梢冷凉。

腹泻是胃肠炎的主要症状,排稀软粪便,并混有黏液、血液和粘膜组织,有时恶臭,病的后期,肠音减弱或停止,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有的病畜,呈里急后重症状。

全身症状较重,眼球塌陷,皮肤弹性降低,脉搏快而弱,体温升高,但随着病情恶化而逐渐下降。当严重脱水时,尿量减少,可发生尿毒症。被毛无光泽,不同程度的腹痛。

1 / 7

兽医内科学复习总结资料

在马以胃和小肠炎症为主的,口腔症状明显,可视粘膜黄染,常伴有轻度的腹痛,体温略升高,排便迟缓,量少。粪球干而小,有时可能继发液胀性胃扩张。

8、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个别肺小叶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临床上以弛张热、呼吸次数增多、扣诊有散在的浊音区、听诊有捻发音为特征。多见于早春和晚秋季节。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抑菌消炎,祛痰止咳,制止渗出和促进渗出物吸收及对症疗法。

首先应将病畜置于光线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且温暖的畜舍内,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草料和清洁饮水。 抑菌消炎 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生素、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 祛痰止咳 咳嗽频繁,分泌物黏稠时,可选用溶解性祛痰剂。剧烈频繁的咳嗽,无痰干咳时,可选用镇痛止咳剂。

制止渗出 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溶液,剂量为牛、马100~150ml,小动物(仔猪、犬等)15~20ml,每日1次; 对症疗法 体温过高时,可用解热药。常用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或安痛定注射液,剂量为牛、马20~50ml,猪、羊5~10ml,犬1~5ml,肌肉或皮下注射。呼吸困难严重者,有条件的可输入氧气。对体温过高、出汗过多引起脱水者,应适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又称纤维素性肺炎或格鲁布性肺炎,是以支气管和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物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炎症,临床上以稽留热型、铁锈色鼻液和肺部出现广泛的浊音区为特征。本病常发生于马,牛、猪、羔羊、犬、猫也可发生。 治疗 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控制感染,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

首先应将病畜置于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环境中,供给优质易消化的草料和清洁饮水。

控制感染 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生素、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据说病的初期应用九一四(新砷矾纳明)效果很好,按0.015%kg体重,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500ml,牛、马一次静脉注射,间隔3-4天再注射一次,

糖皮质激素应用 该类药物在呼吸器官疾病的治疗上占有重要地位,必要时可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以降低机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控制炎症发展。

制止渗出和促进吸收 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溶液。当渗出物消散太慢,为防止机化,可用碘制剂,如碘化钾,牛、马5~10g;或碘酊,牛、马10~20ml(猪、羊酌减),加在流体饲料中或灌服,每日2次。

对症疗法 体温过高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注射液等。剧烈咳嗽时,可选用祛痰止咳药。严重的呼吸困难可输入氧气。当休克并发肾功能衰竭时,可用利尿药。合并心衰时可酌用强心剂。

10、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容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的综合征统称为贫血。

一、出血性贫血 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的完整性受损、内脏出血、肝脾破裂等所引起。出血性贫血可分为急性出血性贫血和慢性出血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了骨髓制造红细胞的代偿能力而出现贫血,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 三、营养性贫血 由于蛋白质、微量元素等造血原料不足所引起的贫血。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器官(主要是骨髓)受到射线、重金属、药物等的损伤所引起。

11、肾炎:肾炎通常是指肾实质(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的统称。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和尿中含有大量病理产物(肾上皮细胞、各种管型),严重时伴有全身水肿。

肾炎在临床上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肾炎,按发病的主要部位可分为肾小球肾炎、肾小管肾炎和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常见的为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本病多发于马、猪,犬。其它动物也有发生。

治疗:治疗原则主要是,清除病因,加强护理,消炎利尿,及对症疗法。首先应改善饲养管理,对饮水和食盐的给予量适当地加以限制。

2 / 7

兽医内科学复习总结资料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侧重于消除感染、抑制免疫反应和利尿消肿等措施。消除炎症,控制感染:一般选用抗感染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等,首选药是链霉素,马、牛400~600万单位,每日2~3次,肌肉注射,连用一周; 青霉素,马、牛320万-600万IU,猪、羊80万-160万IU,肌肉或静脉注射,每隔6-8h注射一次。 抑制免疫反应:在临床上主要应用激素类或抗恶性肿瘤类药物。 地塞米松(氟美松)0.1-0.2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

利尿消肿:当有明显水肿时,可酌情选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噻,马、牛0.5-2g,猪、羊0.05-0.2g,内服,每日1-2次,连用3-5d后停药。

尿路消毒 可根据病情选用尿路消毒药。乌洛托品:马、牛15—30g,羊、猪5—10g,内服。

12、尿石症:尿结石又称尿石病,是指尿路中形成的盐类结晶凝结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临床上根据阻塞部位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临床上以排尿困难和血尿为特征。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临床上以牛、猪、羊、犬、鸡等常见。

治疗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排出结石,对症治疗。常用的方法如下。

当有尿石症可疑时,可通过改善饲养,即给与患畜以流体饲料和大量饮水。必要时可投予利尿剂,以期形成大量稀释尿,借以冲淡尿液晶体浓度,减少析出并防止沉淀。同时,尚可以冲洗尿路以使体积细小的尿石随尿排出,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尿道。 对体积较大的膀胱结石,特别是伴发尿路阻塞或并发尿路感染时,需施行尿道切开手术或膀胱切开手术以取出结石。 当出现尿潴留时,为了防止尿道阻塞引起的膀胱破裂,可施行膀胱穿刺排尿。对膀胱破裂的患畜可试行膀胱修补手术。 13、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暑,又称日射病、热射病或中暑衰竭,是机体产热增多或/和散热减少所致发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 病因;

盛夏酷暑,日光直射头部,或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机体吸热增多而散热减少,是主要致发病因。驮载过重,骑乘过快,肌肉活动剧烈,产热增多,是促发因素。被毛过后,体躯肥胖和体弱老龄对热耐受力低,是易发中暑因素。 症状;

大多数动物,体温超过40OC时,表现精神沉郁,运步缓慢,步样不稳,呼吸加快,全身大汗,行进中主动停于树阴旁,寻找水源。体温达41OC时,精神高度沉郁,站立不稳,有的可呈现短时间兴奋不安,乱冲乱撞,强迫运动,但很快转为抑制,出汗停止,皮表烫手,呼吸高度困难,鼻孔开张,两肋扇动,或舌伸出口外,张口喘气。心跳加快,脉搏每分钟100多次,当体温超过42OC时,多数病畜昏睡或昏迷,卧地不起,意识丧失,四肢划动,做游泳状运动,呼吸浅表急速,节律紊乱,脉搏微弱,不感于手,第一心音微弱,第二心音丧失,血压下降。结膜发绀,血液粘稠,口吐白沫,鼻喷白色或粉红色泡沫,在痉挛中死亡。 诊断:

根据环境炎热潮湿、过度使役、饮水不足和通风不良等因素及临床症状,可进行论证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促进降温、减轻心肺负荷、纠正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应立即停止使役,将病畜安置在阴凉通风处,保持安静,多给清凉饮水,降温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可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包括冷水浇身,头颈部放冰袋,用冷盐水灌肠或将病畜站立在冷水中,使用的药物有氯丙嗪,马牛1.0~2.0mg/kg,猪3.0mg/kg,肌肉或混于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体温降至正常体温上1OC时应停止降温,防止因降温过快引起低体温,发生虚脱。

为防止肺水肿,可进行静脉放血,或在降温前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1.0~2.0mg/kg,对心功能不全的,可适当应用强心剂,对严重脱水或外周循环衰竭的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循环虚脱时可肌肉注射尼克刹米,马牛2.5~5.0g,或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马牛3.0~5.0ml,混于10%葡萄糖溶液中。 当病畜狂燥不安时,可应用镇定剂。

14、奶牛酮病: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6周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代谢病。临床上以呈现兴奋、昏迷、血酮增高、血糖降低,以及体重迅速下降、低乳及无乳为特征。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