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超星尔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后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1:42: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所以忙、茫、盲经常是相继出来的 D、这个社会追求的就是效率

5 【判断题】因为思维框架所限,我们经常会通过降低目标来解决现实的冲突。这也属于一种简化思维。√

6 【判断题】“这都是命”,就是典型的“简化”思维特征。√

7 【判断题】生涯发展中遇到阻力与挑战即归因于他人与环境,这就是一种简化思维√ 9.3存量思维——忙盲茫

1 【单选题】大学里有许多同学考证、兼职都是看别人这样做的模仿,这说明:B A、这样决策比较容易 B、这就是战略遮蔽的表现 C、模仿是压力最小的决策方式 D、这样更安全,资源更多

2 【多选题】如果能够站在30年后来回头审视大学,会看到不同的关键要素。那是因为:ABC A、思考问题的视野变大会让人看到更重要的要素 B、站在更大的框架里更有战略感 C、这就像“只缘身在此山中”

D、扩大的生涯思考,可以促进生涯发展

3 【多选题】职场的“忙盲茫”意味着什么?ABCD A、用经历在填补经验

B、这就是一种攒“苦劳”的方式 C、通过做事让自己避免空虚 D、这就是缺乏规划的表现

4 【判断题】天下最低效的事情是“用高效的方法做错误的事”。这就是战术遮蔽。√ 5 【判断题】生涯发展不仅仅要追求高效提升,更要关注自己期望的生涯目标。这就是对战术遮蔽的突破。√

6 【判断题】人材、人才、人财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更大框架的思考与行动。√ 7 【判断题】大学期间努力兼职来挣钱,这也是一种“战术遮蔽”行为。√ 9.4存量思维——目标侵蚀

1 【多选题】以下是目标侵蚀现象的是:AB

A、上大学前有自己的目标,之后就看同学做什么 B、开始坚持锻炼,后来慢慢放弃了 C、想要学好专业课,但却没有什么付出 D、对自己定了一个比较低的目标

2 【多选题】在坚持一件事的时候,至少要一段时间不给自己找不坚持的理由。因为AC A、通过强制来使目标成为行动坐标 B、因为人难得有一个渴望的目标

C、只要目标侵蚀开始了,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了 D、这样才能使正确的事情坚持下来

3 【判断题】面对外在的挑战,我们自动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就是目标侵蚀。√

4 【判断题】坚定不移地坚定一个高的目标,即使明知无法实现也要坚持。这就是对目标侵蚀的克服。×

5 【判断题】大部分人最后都过成了“平平凡凡才是真”,正是因为目标侵蚀。√ 6 【判断题】对于定目标为“我要开始努力学习”的人,目标侵蚀基本是会发生的。√ 7 【判断题】目标侵蚀的一种表现就是“温水煮青蛙”,最后让人成为环境附庸。√

9.5增量思维

1 【多选题】要冲破“存量思维”就需要:ACD A、拓展思维视野 B、努力做好事情

C、找到真正认同的目标 D、延迟满足

2 【多选题】站在更大的视野就能看到自己的生涯阶段目标,从而可以避免:BC A、获得更大的成功 B、简化思维 C、目标侵蚀

D、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3 【多选题】要拥有“增量思维”就需要问一些根本问题,比如ABCD A、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B、与同学相处的追求是什么 C、从在课堂里的目标是什么 D、人生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4 【多选题】当站在大的视野,对自己的生涯目标有足够的认定的时候,生涯行动就会:BC A、许多时候难度太多无法实现 B、实践起来更有底气

C、更会沿着自己的期望发展 D、完全按照计划执行

5 【判断题】延迟满足的实现,就需要人对自己更大生涯框架里的目标的认同。√ 6 【判断题】只盯短期目标与利益,就是一种狭隘的“存量思维”。√ 7 【判断题】面对生涯发展的问题,退一步看到更大的时间与空间,就可以有效避免思维局限。√

9.6成长性思维 1 【多选题】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趋向于成为本校、本专业“平均大学生”的倾向,那是因为:ABC A、环境会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B、环境会通过上压与下拉完成平衡

C、如果自己能够主动,可以超越“平均大学生” D、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2 【多选题】成长性思维的关键步骤是:ABD A、目标里程碑化 B、愿景化

C、以牛人为榜样 D、社会支持与激励

3 【多选题】只有为自己定立了清晰的目标,成长性思维才能起作用。因为:ABC A、这样才能避免战术遮蔽 B、这样才能避免目标侵蚀

C、这样才能在反思衡量中迭代成长 D、目标也要根据情况改变 4 【判断题】主动接触不同领域的人,以开放的姿态感受更多可能性,是可以促进人的成长性思维的。√

5 【判断题】“预则立”、“善事利器”、“不打无准备之仗”都在告诫我们做全局思考。这就是一种成长性思维。√

6 【判断题】只有清晰地定位自己的目标时,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积极寻求支持。√ 7 【判断题】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成为目标里程碑体系,会利于成长性思维。√ 10.1沟通的关键要素

1 【单选题】沟通最大的阻力就在个人表达的“不完整性”如何理解?C A、语言都有表达的局限性 B、相同词汇不同人理解不同

C、人们只能表达想表达的部分信息 D、通过不完整来表达隐含意思

2 【单选题】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迅速衰减,因此需要:B A、更多的表达自己

B、即时反馈来确认、校正 C、沟通是很难客观的 D、沟通是件困难的任务

3 【多选题】沟通中误会的产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框架。所以沟通需要:ABCD A、说明自己语言的背景信息 B、尽可能地了解沟通对象 C、需要保持好奇与开放 D、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确认

4 【多选题】给一个没见过苹果的人描述苹果,最好的方式是什么?AD A、从他了解的水果开始类比 B、从苹果的科学定义入手 C、无法清楚描述

D、从他知道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

5 【多选题】误会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沟通双方知识背景不同。所以:BCD A、沟通中误会是不可避免的 B、深入了解沟通对方背景很重要 C、沟通时要保持对对方的好奇 D、随时进行沟通内容的确认很重要

6 【判断题】每个人在理解别人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加入自己的背景。√ 7 【判断题】沟通表达中进行“编码”,信息维度越多越利于对方理解。√ 10.2沟通中的自我状态

1 【单选题】沟通中的成人状态是最理性的,但也会有不足,是:A A、缺乏情感的互动 B、难以完全中立 C、经常被对方控制 D、让人感觉没有接纳感

2 【单选题】如果一方是父母自我状态,另一个会被强化出什么角色状态?C A、都有可能 B、父母自我状态 C、儿童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3 【单选题】如果一方是父母状态,另一方是儿童状态,就可以发生:A

A、平行沟通 B、交错沟通 C、无法沟通 D、有效沟通

4 【单选题】如果期望与一个长辈或领导建立良好关系,可以先采用什么自我状态?B A、要看情况 B、儿童自我状态 C、成人自我状态 D、父母自我状态

5 【多选题】根据沟通分析理论,沟通中人往往会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ACD A、父母状态 B、分析状态 C、成人状态 D、儿童状态

6 【多选题】儿童自我状态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AB A、与长辈沟通时 B、与领导沟通时 C、与同学沟通时

D、与弟弟、妹妹沟通时

7 【判断题】通过P、A、C自我状态,也可以反推对方正在用什么样的沟通自我状态。√ 10.3沟通的第一关键

1 【多选题】沟通中让人讨厌自己的秘诀是:ABC A、永远不听他人的倾诉 B、滔滔不绝地说你自己的事 C、时常打断别人 D、对对方保持好奇心

2 【多选题】倾听的过程需要:ABCD A、排队冗余信息与干扰 B、了解对方表达的背景 C、多提问进行反馈确认 D、适时表达反馈

3 【多选题】听的繁体字是心耳专一,即表达了倾听的核心是:ABCD A、要多角度获取信息 B、了解对方未表达的意思 C、要用心体会

D、听的过程要聚精会神

4 【多选题】倾听的过程中,干扰要素有:AC A、对比 B、专注 C、猜测 D、反馈

5 【多选题】倾听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功能:BCD A、了解一个人的缺点 B、获取重要信息

C、为善言而收集信息 D、激发对方表达欲

6 【判断题】好为人师是倾听的大忌,它会让人失去倾听的开放性。√ 7 【判断题】倾听是一种比表达更重要的能力。√ 10.4有效地听

1 【单选题】沟通中总是快速给对方所说的内容进行优劣判定,这说明:B A、说明知识面广 B、缺乏倾听能力 C、反思速度快

D、是一个智商高的人

2 【多选题】“听自己”就意味着:BCD A、认真体会听到的内容 B、沟通中总在用自己的标准 C、听了片段就开始做判断

D、轻易就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评判

3 【多选题】听别人时,有以下哪几种反馈方式?ABC A、语意反馈 B、意义反馈 C、简述语意 D、沉默是金

4 【多选题】要提升自己的倾听能力,需要:ABCD A、建立专业的知识框架 B、掌握更多的概念 C、专业的T型素质提升 D、即时进行反应反馈

5 【多选题】“听他人”与“听自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BC A、听自己才是关键与难点 B、后者只关注自己标准 C、前都才是真正的倾听 D、两者无甚差别

6 【判断题】沟通的时候往往有表层与深层意思,因此需要主动往深入进行探索。√ 7 【判断题】如果没有优秀的倾听能力,沟通能力无论如何也难以提高。√ 10.5有效的表达

1 【多选题】给小学生讲课与大学生讲课差异很大,说明表达时要:ABC A、根据受众进行调整 B、充分了解受众背景 C、通过倾听了解沟通对象 D、大学生更好教一些

2 【多选题】沟通表达的时候,如果语言中带有点滴的攻击性,都会影响沟通有效性。因为ABD

A、攻击性往往使倾听缺乏根基 B、攻击性往往是个人利益为中心的 C、攻击性会让对方很难堪

D、攻击性互动会激发对方的父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