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40: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综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药 用 高 分 子 材 料 学 综

12药学 陈章捷 学号:201210082073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综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陈章捷 12药学

[摘要] 目的: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对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初步了解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性质、应用、前景。结论: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合成;性质;应用;前景

1 前言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且被研究得最深、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品种。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得广泛应用。

2 合成

2.1 NVP的合成

[1-2]

2.1.1 乙炔法 由乙炔和甲醇合成丁炔二醇,加氢生成1,4-丁烯二醇,脱氢生成7-丁内酯(GBL),再和氨合成吡咯烷酮,吡咯烷酮和乙炔反应生成N一乙烯基毗咯烷酮。

2.1.2 NHP脱水法 由γ-丁内酯(GBL)和乙醇胺(MEA)在催化剂和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N-羟乙基-1O-羟丁酰胺(HHBA),闭环脱水得NHP( N-羟乙基-吡咯烷酮),再脱水生成NVP。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综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2.1.3 琥珀酸法 琥珀酸在高温高压下和乙醇胺、氢直接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NHP,再脱水生成NVP。

2.1.4 乙炔和乙烯基醚法 在二氧六环中用汞盐作催化剂进行乙烯基交换,可制得NYP。

2.1.5 琥珀酸酐和MEA反应法 制得(-OCCH2CH2CO-)2NCH2CH2OH,而后在稀硫酸溶液中以铅电极电解还原成NVP。

2.1.6 乙烯和吡咯烷酮钯的催化法 直接乙烯基化反应制得NVP。

以上方法,工业上成熟的路线是乙炔法。

2.2 PVP的合成 N-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均聚,在140℃以上由热引发本体聚合;由过氧化物引发的水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也可共聚 NVP广泛地用作共聚单体以改变某些价格较低的聚合物的性质,提高亲水性,增加对金属、玻璃、尼龙等基材的粘接性,提高软化点,改进乳化能力和染色能力等。反应可以本体、溶液成乳液状态进行,溶剂包括水、苯、甲苯、丙酮等,引发剂为偶氨二异丁腈。均聚物PVP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从1000到1000000不等,可形成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3 性质

3.1 物理性质

[3-4]

3.1.1 溶解性和互溶性 PVP除不溶于乙醚、丙酮、松节油、脂肪烃脂环烃等少数溶剂外,可溶于各种醇、胺、酰胺、卤代烃、硝基烷烃及低分子脂肪酸,还能与大多数无机盐和少量芳烃、酯相溶。PVP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极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