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9:56: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单元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 2.正统凯恩斯主义; 3.货币主义; 4.供给学派;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6.新凯恩斯主义。
一、单项选择
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 )。
a.投资恒等于储蓄; b.投资等于储蓄; c.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 d.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 )。 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b.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
c.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做( )。
a.凯恩斯经济学; b.凯恩斯主义; c.新凯恩斯主义; d.古典经济学。
4.强调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 a.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古典学说; d.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5.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 a.奥肯定律; b.蒙代尔定律; c.萨伊定律; d.李嘉图等价定理。
6.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 )。 a.实际收入; b.名义收入; c.一般价格水平; d.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
a.仅仅影响价格水平; b.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 c.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
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 b.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
与实际收入;
c.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 d.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
a.相当易变; b.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 c.相当稳定; d.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古典经济学认为( )。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b.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
量值;
c.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 d.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
相对价格。
1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向右下方倾斜。
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c.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 d.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 12.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 )的主要政策主张。 a.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供给学派。
1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表明,失业都是( )。 a.非自愿的; b.自愿的; c.结构性的; d.周期性的。 14.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 )。
a.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b.名义收入围绕实际收入的波动; c.潜在产出本身的波动; d.名义收入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15.新凯恩斯主义试图为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提供( )。
a.一个经济基础; b.一个中观经济基础;
c.一个宏观经济基础; d.一个微观经济基础。 16.效率工资的偷懒模型认为,( )。
a.工人的生产率与真实工资率负相关; b.工人的生产率和真实工资率
正相关;
c.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负相关; d.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
正相关。
17.效率工资的公平模型认为,工人常常( )。
a.被“按劳付酬”; b.会“按酬付劳”;
c.在低工资下辞职; d.在寻找工作时被逆向选择。
18.局内人—局外人模型认为,来源于职员变动成本的局内人的权力使得( )。
a.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 b.实际工资低于市场出清工资; c.名义工资不断降低; d.实际工资不断降低。 19.货币“超中性”的含义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 )。
a.只能在短期影响实际变量值; b.无论短期与长期,都能影响实际
变量值;
c.只能在长期影响实际变量值; d.无论短期与长期,都不能影响实际变量值。
20.与“经济人假定”相一致的预期是( )。
a.静态预期; b.适应性预期; c.理性预期; d.外插型预期。 二、多项选择
1.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 )。
a.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 b.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c.剑桥方程; d.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2.古典经济学的基本信念包括( )。
a.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灵活性; b.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政府不要干预经济;
c.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黏性; d.低于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政府应
该干预经济。
3.古典经济学家依靠( ),得出了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的结论。 a.货币非“中性”; b.具有灵活性的价格、工资与利率; c.理性预期; d.萨伊定律。
4.凯恩斯认为,封闭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c.流动性偏好陷阱中的利率不能下降; d.货币供给减少。 5.“理性预期”的特征主要有( )。
a.人们力求做出正确的预期; b.人们将利用所有可得到的信息进行预期;
c.预期误差不具有系统性; d.预期没有误差。 6.“适应性预期”的特征主要有( )。
a.人们力求做出正确的预期; b.人们只能利用过去的信息进行预期; c.人们只能缓慢地调整预期误差; d.预期误差具有系统性。 7.新古典学派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中,意外的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 a.实际工资提高; b.工人增加劳动供给; c.一般价格水平提高; d.厂商增加产品供给。 8.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认为,( )。
a.经济波动是充分就业收入本身的波动; b.经济波动主要由技术冲击引起;
c.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紧密相结合; d.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不利于经济增长。
9.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因为( )。
a.真实产量水平比较稳定; b.名义收入的变动主要来自物价的变动; c.物价变动根源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d.货币供给量是外生变量。 10.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影响社会真实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
a.持久收入; b.通货膨胀率;
c.市场利率; d.人们对持有不同资产的偏好。 11.弗里德曼认为,在货币供给量增加( )。 a.6—9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 b.再经过6—9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 c.12-18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 d.再经过12—18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
1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短期收入增加的机制是( )。 a.货币的边际收益率下跌;
b.人们增加购买非货币资产以减少超过其意愿持有的现金余额; c.导致非货币资产的价格的上升和利率的降低; d.刺激真实投资增加。
13.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明,政府缺乏信誉的相机抉择政策( )。 a.既是最优的,也是可行的; b.能够达到稳定经济的预期目标; c.既不是最优的,也不是可行的; d.不可能达到稳定经济的预期目标。
14.卢卡斯批评认为,( )。
a.私人部门对政策变动会做出理性的反应; b.宏观非均衡模型中的参数不会保持不变; c.宏观非均衡模型能正确地预测政策的后果; d.相机抉择的政策不会产生好效果。
15.货币主义者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 )。
a.在短期将提高失业率、减少收入; b.在长期失业率将回复到自然率水平;
c.在短期将降低失业率、增加收入; d.对就业与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1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 a.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主要源泉; b.能够增加就业与收入;
c.货币政策能够给经济运行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背景; d.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因引起的比较重要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