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34: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速、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白沟箱包业快速发展,2019年被授予“中国箱包之都”称号。但2019年后,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为促进区域发展,白沟采取了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等措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白沟发展成为“中国箱包之都”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 能源充足,原料丰富 B. 劳动力充足,靠近人才高地

C. 区域城市化水平高,协作条件好 D. 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支持 2. 导致白沟2019年后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成本优势逐渐缩小 B. 劳动力数量减少 C. 交通出现拥堵 D. 关税收缴比例提高 【答案】1. D 2. A 【解析】

1.根据材料“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速、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可知,白沟地理位置优越;2019年被授予“中国箱包之都”称号,说明白沟受到政策支持,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2.根据材料可知,白沟箱包产业在2019年后,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箱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是导致白沟2019年后市场缩小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列问题。 3. 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 A. 蒸发作用 B. 人为引水 C. 下渗作用 D. 冰雪融化 4. 推测大泉河径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 )

A. 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 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 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 春枯、夏平、秋枯、冬洪 【答案】3. A 4. B 【解析】

3.从图中可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候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少,A正确;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排除人为引水;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不相符。 4.由材料“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图”可知,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流量最小,为枯水期,B正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 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

A. 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

C. 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 D. 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6. ①②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

第 1 页

A. 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B. 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

C. 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 D. 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 【答案】5. D 6. C 【解析】

5.图示①是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热量不足,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长期耕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贫乏。选D正确。

6.图示①是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化工业,①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应发展牧业基地;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应发展综合性工业。选C正确。 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7. 下列关于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为柴达木盆地,属于第一级阶梯 B. ①为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

C. 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 D. ④为太行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8.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 B. 使大河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 C. 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 D. 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答案】7. C 8. C 【解析】

7.我国地势起伏较大,以32°N纬线形成的剖面图,掌握我国具体的地形分布情况,根据图示,可判断该纬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的部分地形区。②海拔较高,为我国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区;且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横断山脉;①是位于我国南部地区的四川盆地;④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属于巫山;③为我国南部重要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第三级阶梯。因此答案选C项。

8.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通过观察,可以明显观察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我国东部低,东临海洋,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A正确;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沿海和内地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B正确;阶梯交界处,海拔高低不同,落差大,水流急,蕴藏丰富的水能,D正确;耕地面积的大小,与地形类型有关,我国山地众多,耕地面积较小,C错误。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库(库尔勒)格(格尔木)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 库格铁路在甲处穿越( ) A. 阿尔泰山 B. 祁连山 C. 昆仑山 D. 阿尔金山 10. 库格铁路( )

A. 选线时的主导因素是聚落数量 B. 穿越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C. 经过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D. 穿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答案】9. D 10. B

第 2 页

【解析】

9.读图,格尔木西北方向有阿尔金山,西南方向是昆仑山,东北方向是祁连山,库格铁路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在甲处穿越阿尔金山,D对。A、B、C错。

10.库格铁路选线时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需要,是市场需求,A错。穿越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B对。经过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C错。穿越青藏高寒区和非季风区,D错。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乙丁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脉甲以北是塔里木盆地

B. 山脉乙东侧的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 山脉丙位于湖北省与两广的交界处

D. 山脉丁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答案】11. D 12. D 【解析】

11.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山脉走向判断,甲为天山,乙为太行山,丙为南岭,丁为大兴安岭。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所以,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乙和丁。故选D。

12.根据上题分析,山脉甲为天山,其北为准噶尔盆地,故A说法错误;山脉乙为太行山,其东侧为华北平原,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其西侧为黄土高原,故B说法错误;山脉丙为南岭,位于江西省和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故C说法错误;山脉丁为大兴安岭,其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故D说法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解析】

(1)根据右图等高线的特征可判断,西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为山地、丘陵,以草地、林地为主。

(2)读图,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且开发历史悠久。因此,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有保存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1)请简要描述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1)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北高南低。

第 3 页